金丹炼成紫皇喜,玉臼自扔银汉洗。的意思及出处

梦梦67个月前

诗词原文

炼丹吟

唐·吕洞宾

金丹炼就紫皇喜,玉臼自扔银汉洗。

九转功成驾鹤归,仙凡从此不相离。

作者及朝代

作者:吕洞宾

朝代:唐代(注:吕洞宾虽常被视作道教八仙之一,其传说和故事在后世广为流传,但历史上关于他的确切生平和创作年代存在争议,此处为便于解析,暂将其归于唐代。)

作者简介

吕洞宾,全真道祖师,字洞宾,号纯阳子,自称回道人,河东蒲州河中府(今山西芮城永乐镇)人,道教主流全真派祖师,是民间传说中“八仙过海”的八仙之一,也是“上洞八仙”中最著名的仙人之一,吕洞宾的事迹和传说广泛流传于民间,被尊为剑祖剑仙、酒仙、游仙等,后全真道奉为“北五祖”之一,世称“吕祖”、“纯阳祖师”。

译文

金丹炼成之时,连天上的紫皇都感到喜悦;玉制的臼(炼丹器具)被自然而然地抛入银河之中清洗,经过九次转炼,功成名就后驾鹤而归,从此仙凡两界再不分离。

释义

金丹炼就紫皇喜:金丹是道教修炼中的至高境界,象征着修行者的精神与肉体达到完美融合,紫皇,常指天帝,此处寓意天道对修行成果的认可与喜悦。

玉臼自扔银汉洗:玉臼,炼丹用的器具,此处象征修行过程中的工具或方法,银汉,即银河,象征天道或宇宙法则,此句表达了修行成功后,一切外在的修行工具和方法都自然而然地融入宇宙大道之中,无需再执着于形物。

九转功成驾鹤归:九转,道教中常用来形容炼丹或修行的艰难与多次反复,驾鹤归,象征得道成仙,超脱凡尘。

仙凡从此不相离:得道后,仙凡界限被打破,修行者与世俗世界不再隔绝,达到了一种超越性的和谐统一。

赏析

这首诗以炼丹为喻,表达了道教修行者对精神解脱和超越凡尘的向往,通过金丹炼成、玉臼自扔、九转功成等意象,展现了修行过程中的艰辛与成就,仙凡从此不相离”一句,则体现了道教追求的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至高境界,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和象征意义。

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由于吕洞宾的历史形象和传说存在诸多争议,难以确定其确切的创作时间和背景,但从诗的内容和风格来看,它很可能是吕洞宾或其追随者在道教修行理念的基础上创作而成的,这首诗不仅反映了道教修行者对精神解脱的追求,也体现了道教文化中关于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哲学思想,在道教修行者的眼中,炼丹不仅是物质层面的提炼和转化,更是精神层面的修炼和升华。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