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咏银杏》
宋·沈约
风韵雍容未甚都,
尊前甘桔可为奴。
谁怜流落江湖上,
栋梢落尽黄金弹,
犹有纷纷缀弹茸。
作者简介
沈约(441年-513年),字休文,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文学家、史学家、书法家,出身吴兴沈氏,少时孤贫,笃志好学,南齐时,起家奉朝请,沈约历仕宋、齐、梁三朝,在宋仕记室参军、尚书度支郎,在齐,曾为文惠太子萧长懋家令,累迁国子祭酒、散骑常侍兼御史中丞,后拜吏部尚书,在梁,任尚书令,天监十二年(513年),沈约于任上去世,年七十三,诏赠本官,赐钱五万、布百匹,谥号“隐”,沈约学问渊博,精通音律,与周颙等创四声八病之说,是齐、梁文坛领袖,所作《四声谱》今佚,后人辑为《沈隐侯集》传世,明人张溥辑有《沈隐侯集》校正本行世。
译文
银杏的风姿气韵,文静娴雅,不怎么炫人眼目,即便是摆在酒宴之前的柑桔,也甘愿为之臣仆,银杏的叶片和果实落入江湖,但它那缀满枝头的金黄色果实,却仍然纷纷地展现在人们面前。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银杏树的独特风姿和果实累累的景象,首句“风韵雍容未甚都”赞美了银杏树的优雅气质,虽然并不十分华丽,但却有着独特的韵味,次句“尊前甘桔可为奴”通过对比,进一步突出了银杏的高贵,即便是常见的甘桔,在银杏面前也显得逊色,后两句“栋梢落尽黄金弹,犹有纷纷缀弹茸”则生动描绘了银杏果实的景象,金黄色的果实如同弹丸般挂满枝头,即便有些已经落下,但仍有更多的果实缀满树梢,展现出银杏的丰收和生命力。
赏析
这首诗以银杏为题,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银杏树的独特魅力和果实累累的景象,诗人以银杏的风韵和气质入手,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突出了银杏的高贵和优雅,诗人也通过描绘银杏果实的景象,展现了银杏的丰收和生命力,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银杏的赞美,也有对生命的感慨和敬畏。
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已难以考证,但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对银杏有着深厚的感情和独特的认识,银杏作为一种古老的树种,在中国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诗人通过描绘银杏的风姿和果实,不仅表达了对银杏的赞美和敬畏,也寄托了对生命的感慨和思考,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追求,以及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乐观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