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种菜
宋·刘克庄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斸地移根带宿土,浇花汲水破新冰。
不如老圃今真个,樊子何曾透圣扃。
作者及朝代
作者:刘克庄(1187年—1269年)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刘克庄,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词人、政论家,他一生仕途坎坷,曾四次被罢黜,晚年致力于文学创作,作品数量丰富,风格多样,被誉为“南宋一代文宗”,刘克庄的诗风雄浑豪放,词风则既有豪放派之气势,又有婉约派之柔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一场春雨过后,池塘水面变得平静如镜,仿佛一面打磨过的明镜,清晰地映照出屋檐和楹柱,东风忽然吹起,垂柳随风起舞,更在荷叶上激起万点声响,我挖地移来菜根,带着宿土,浇水时打破新结的冰层,比起那些只懂纸上谈兵的人,如今我这老园丁才算真正懂得农耕之道,樊迟那样的弟子又怎能真正领悟圣人的深意呢?
释义
本诗通过描绘雨后池塘的宁静美景和诗人亲自种菜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农耕实践的重视,后两句“不如老圃今真个,樊子何曾透圣扃”则借古讽今,以樊迟(孔子弟子,以好学著称,但此处可能暗指那些只知书本知识而不注重实践的人)为例,讽刺那些空谈理论而不脚踏实地的人,强调实践的重要性。
赏析
本诗前两句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后池塘的宁静与美丽,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意境,后两句则笔锋一转,由景及人,通过对比自己亲力亲为的农耕实践与那些只懂空谈的人,表达了诗人对实践精神的赞美和对理论脱离实际的批判,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刘克庄一生仕途不顺,多次被贬谪,晚年更是过着隐居生活,在这样的背景下,他更加珍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自由,对农耕实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这首诗可能就是在这样的心境下创作的,通过描绘自己亲自种菜的场景,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实践精神的崇尚,同时也隐含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判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