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田园杂记
朝代:宋代
作者:陆游
疏麻大豆已前辈,荞麦晚菘初後生。
野老但知忧岁计,诗人剩欲纪时清。
雨余蔬甲争出土,风定池莲自在香。
莫笑吾家穷四壁,年来屡得醉中乡。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稀疏的麻和大豆已是田中的前辈作物,而荞麦和晚熟的白菜才刚刚生长出来,乡间的老人只知道为每年的生计而担忧,而诗人我却想要记录下这太平盛世的景象,雨后,蔬菜的嫩芽争先恐后地破土而出,风停后,池塘中的莲花散发着自在的香气,不要笑话我家徒四壁,贫穷至极,但近年来我多次在醉意中找到了心灵的归宿。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朴素,通过对比不同作物的生长周期,展现了时间的流转和自然的韵律,诗人以“野老”和“诗人”两种视角,表达了对生活的不同理解和态度,通过雨后蔬菜的生长和池塘莲花的香气,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美好的田园氛围。
赏析
这首诗以田园生活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乡村的宁静与美好,诗人以“疏麻大豆已前辈,荞麦晚菘初後生”开篇,既展现了田园作物的多样性,又通过对比不同作物的生长周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韵律,诗人以“野老”和“诗人”两种视角,表达了对生活的不同理解和态度,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太平盛世的向往,诗人以“莫笑吾家穷四壁,年来屡得醉中乡”作结,既表达了对贫穷生活的坦然接受,又展现了在醉意中寻求精神寄托的豁达情怀。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但仕途坎坷,多次被贬谪,在这首诗中,他通过描绘田园生活的宁静与美好,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诗人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太平盛世的渴望和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在陆游的笔下,田园不仅是生活的场所,更是精神的寄托和心灵的归宿,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陆游的生平经历密切相关,是他对现实生活的深刻反思和对理想生活的美好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