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起不知身是病,踞床年尽水沉烟。下一句是什么?

风云67个月前

诗词原文

病中思

唐·雍陶

睡起不知身是病,踞床年尽水沉烟。

残灯犹照孤窗影,斜月空怜满屋寒。

枕上心随黄叶去,楼前梦逐白云闲。

病多知夜永,年长觉秋酸。

作者及朝代

雍陶,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字国钧,成都人(今四川成都一带),工于词赋,有《唐志集》五卷传世,他的诗歌以写景抒情见长,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微情感,表达深沉的思绪。

作者简介

雍陶是唐代中晚期的一位重要诗人,其诗歌在当时颇受赞誉,他一生游历广泛,足迹遍布大江南北,这些经历也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雍陶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著称,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是唐代文坛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译文

从睡梦中醒来,竟不知自己身患重病,坐在床上,看着一年的时光在袅袅的水沉烟中悄然流逝,残破的油灯依然照亮着孤独的窗影,斜月高悬,空自怜悯着满屋的寒意,心绪随着飘落的黄叶远去,梦境追逐着楼前的白云悠然,病中更觉夜晚漫长,年岁渐长,愈发感受到秋天的凄凉酸楚。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病中生活的细节,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身体病弱的无奈与感慨,首句“睡起不知身是病”写出了诗人病中的懵懂与无知,次句“踞床年尽水沉烟”则通过时间的流逝与香烟的袅袅,暗示了岁月的无情与生命的脆弱,后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病中的孤独与凄凉,以及对未来的忧虑与无奈。

赏析

这首诗以病中生活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凄凉,诗中“睡起不知身是病”一句,既写出了诗人病中的懵懂状态,又暗示了病痛的严重与难以察觉,而“踞床年尽水沉烟”一句,则通过时间的流逝与香烟的袅袅,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与无奈,后两句的描绘更是将病中的孤独与凄凉推向了高潮,使读者能够深切地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挣扎。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雍陶个人的健康状况有关,在唐代,文人墨客常常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与心境,而雍陶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也不例外,在病中,他或许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与时光的流逝,于是将这些感受融入到了诗歌之中,创作出了这首感人至深的佳作,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文人对于生命、时间、疾病等主题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