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今又欲驾官船,淮水中流送归虏。全诗是什么?

小星87个月前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即今又欲驾官船,淮水中流送归虏”,这首诗出自宋代诗人杨万里的《初入淮河四绝句·其三》,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详细解析:

诗词原文

初入淮河四绝句·其三

宋·杨万里

两岸舟船各背驰,

波痕交涉亦难为。

即今又欲驾官船,

淮水中流送归虏。

作者简介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他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余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语言通俗易懂,富有生活气息,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两岸的船只各自向相反的方向行驶,

水波交汇之处也难以分辨彼此。

如今我又要驾驶官船,

在淮河的中流将敌人送归北方。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淮河两岸船只交错、波痕难辨的景象,以此隐喻南宋与金朝之间的复杂关系,诗人以“驾官船送归虏”的意象,表达了对南宋朝廷妥协求和、放弃国土的不满和愤慨。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淮河两岸船只交错、波痕难辨的生动画面,通过这一景象隐喻了南宋与金朝之间的复杂关系,诗人以“驾官船送归虏”的强烈对比,表达了对南宋朝廷妥协求和、放弃国土的深切忧虑和愤慨之情,全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语言质朴自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当时南宋朝廷与金朝之间频繁发生战争和议和,诗人杨万里在初入淮河时,目睹了两岸船只交错、波痕难辨的景象,触景生情,写下了这组绝句,其中第三首以“驾官船送归虏”的意象,表达了对南宋朝廷妥协求和、放弃国土的不满和愤慨,这首诗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问题和诗人的爱国情怀,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

《初入淮河四绝句·其三》是杨万里在南宋时期创作的一首具有深刻社会意义和爱国情怀的诗歌,通过描绘淮河两岸船只交错、波痕难辨的景象,诗人表达了对南宋朝廷妥协求和、放弃国土的不满和愤慨之情,全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语言质朴自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