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示子遹
宋·陆游
我初学诗日,但欲工藻绘;
中年始少悟,渐若窥宏大。
怪奇亦间出,如石漱湍濑。
数仞李杜墙,常恨欠攀援。
元白才力薄,流俗易攀牵。
正令笔扛鼎,亦未造三闾。
诗为六艺一,岂用资狡狯?
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
归来急问有新诗,句句举似君不疑。
憔悴已非昔壮日,风霜自失故时姿。
(注:您提供的“归来急问有新诗,句句举似君不疑”实际上是该诗中的节选或变体,并非全诗的核心部分,且可能经过后人的改动或引用,为完整解析,我将基于全诗《示子遹》进行。)
作者及朝代
作者: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宰臣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译文
(全诗译文)
我当初学写诗的时候,只追求文字的华丽;
到了中年才稍有领悟,渐渐窥见了诗歌的宏大境界。
偶尔也会有奇特之作,如同石头在急流中冲刷而出。
面对李白、杜甫的高墙,我常常遗憾自己未能攀援而上。
元稹、白居易的才力稍显薄弱,他们的诗作容易被世俗所牵引。
即使他们的笔力能扛起千钧之鼎,也未能达到屈原的境界。
诗是六艺之一,怎能用来玩弄狡猾的手段呢?
你如果真的想学写诗,功夫应该下在诗歌之外。
归来后急忙询问你是否有新诗,每句都愿意与你分享,毫不怀疑。
但我现在已非昔日壮年,风霜也让我失去了往日的英姿。
释义
陆游在这首诗中向儿子传授了自己学诗的体会和心得,强调了诗歌创作不仅要有技巧,更要有深厚的学识和修养,以及丰富的生活体验,他批评了只追求文字华丽而忽视诗歌内涵的倾向,并鼓励儿子要在诗歌之外下功夫,即要有广泛的知识和深刻的生活感悟。
赏析
陆游的这首诗不仅是对儿子学诗的指导,也是对自己诗歌创作经验的总结,他通过对比自己初学诗时的肤浅和中年后的领悟,强调了诗歌创作的深度和广度,他也对当时的诗坛风气进行了批评,认为元稹、白居易等人的诗作虽然流行,但才力有限,容易被世俗所牵引,而他自己则追求更高的诗歌境界,希望儿子能够超越前人,创作出更有深度和内涵的作品。
创作背景
陆游的这首诗创作于晚年,当时他已退居家乡,过着闲适的生活,他深知自己年事已高,时间有限,因此更加珍惜与家人的相处时光,在这首诗中,他向儿子传授了自己一生的诗歌创作心得,希望儿子能够继承自己的衣钵,继续发扬光大诗歌这一文化传统,他也表达了自己对诗歌的热爱和对儿子学诗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