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王开国道无臣,一牓春风放十人。的意思及出处

小星4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放榜日

唐·欧阳詹

素王开国道无臣,一牓春风放十人。

文苑旧游应得路,凤池新擢更清尘。

虚名滥吹知何益,真骨终当老得真。

今日喜看君策马,青云从此去无垠。

作者及朝代

作者:欧阳詹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欧阳詹(约755年—约800年),字行周,福建泉州晋江人,唐代文学家,欧阳詹自幼聪颖好学,贞元八年(792年)进士及第,与韩愈、李观、李绛、崔群、王涯等同榜,时称“龙虎榜”,欧阳詹文思敏捷,诗文俱佳,尤擅辞赋,是唐代闽南地区第一位进士,对后世闽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译文

素王(指孔子,孔子曾被封为“素王”)开创儒道却无直接辅佐的臣子,如今春风送暖,科举放榜,一次就选拔了十位英才,你们在文坛上旧有的游历应能助你们找到出路,新提拔到中书省(凤池)的官员更是清新脱俗,不染尘埃,虚名滥吹又有何益?真正的才华与风骨终将得到认可,老而弥坚,今日高兴地看到你们策马扬鞭,从此青云直上,前途无量。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科举放榜的盛况,并对新科进士寄予了厚望,首句以孔子喻指科举制度的开创者,强调其无直接臣子辅佐却能流传千古的功绩,次句直接点题,春风送暖,科举放榜,选拔人才,三、四句则是对新进士的赞美与期望,希望他们在文坛和仕途上都能有所作为,五、六句转而提醒他们,虚名无益,真正的才华与风骨才是立身之本,末句则以喜悦和期待的心情,祝愿他们前程似锦。

赏析

这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热烈,既表达了对科举制度的赞美,又寄托了对新进士的殷切期望,诗中运用典故和象征手法,如“素王”、“凤池”等,既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底蕴,又使诗意更加深远,诗人通过对比和反问等修辞手法,强调了真才实学的重要性,鼓励新进士们保持谦逊和进取的态度,不断追求更高的境界。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科举放榜之日,唐代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拔人才的重要制度之一,其公正性和竞争性在当时得到了广泛认可,欧阳詹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和进士出身的官员,对科举制度有着深厚的感情和深刻的理解,在科举放榜之际,他满怀喜悦和期待地写下了这首诗,以表达对新进士的祝贺和期望,他也通过这首诗传达了自己对人才选拔和人才培养的见解和主张。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