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题猫图
宋·陆游
风雨晦冥巢欲倾,枇杷叶底畏鸣莺。
颍滨莫笑狸奴著,却恐狸奴笑颍滨。
作者及朝代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生于1125年,卒于1210年,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作者简介
陆游生活在南宋偏安一隅、内忧外患交织的时代,他自幼聪慧过人,早年曾立志北伐中原,恢复失地,由于朝廷的软弱无能,他的理想始终未能实现,陆游的诗词作品中充满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民族精神的呼唤,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
译文
在风雨交加、天色昏暗的日子里,鸟巢似乎都要被吹倒了,而猫咪却躲在枇杷叶底下,生怕被鸣叫的黄莺惊扰,颍滨先生啊,您别笑话我这只小猫(狸奴)的装扮(或行为),恐怕到头来,反而是我这只小猫会笑话您呢!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只在风雨中躲避惊吓的小猫,寓言式地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人生难料的感慨,颍滨(苏轼的号)作为历史上的大文豪,常被后人敬仰,但诗人在此却以一种幽默而自嘲的口吻,暗示即便是像苏轼这样的大人物,在某些时刻也可能不如一只懂得自保的小猫来得明智。
赏析
这首诗以猫为题材,却寓含深意,陆游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和讽刺的手法,将人与猫置于同一情境下进行比较,既展现了猫的机智与灵敏,也隐含了对人类在面对困境时可能表现出的愚蠢与无能的批评,通过“颍滨莫笑狸奴著,却恐狸奴笑颍滨”这一对仗工整、含义深刻的句子,诗人表达了对世事难料、人生无常的深刻洞察,以及对自我价值的重新审视。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陆游个人的生活经历有关,陆游一生历经坎坷,多次因主张北伐而遭到排挤和打压,在这样的背景下,他或许对人生的无常和世态的炎凉有了更深刻的体会,通过描绘一只在风雨中自保的小猫,诗人或许是在借物喻人,抒发自己对于人生境遇的感慨,以及对那些看似高高在上、实则未必明智之人的讽刺,这首诗也体现了陆游幽默风趣、不拘一格的性格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