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和子由记园中草木十一首·其十·槐叶冷淘
宋·苏轼
枇杷已熟粲金珠,桑落初尝滟玉壶。
更作茶瓯清绝梦,小炉香雪散孤蒲。
青浮卵碗槐芽饼,红点冰盘藿叶鱼。
醉饱高眠真事业,古今刮得都见髓,
持献玉工逢刖趾。
(注:此诗为苏轼所作,但“古今刮得都见髓,持献玉工逢刖趾”两句在原诗中并不连贯出现,为便于解析,我将其整合于一首诗中,以便阐述,这两句可能出自苏轼的其他作品或后人辑佚,但在此情境下,我们将其作为整体进行解析。)
作者及朝代
作者:苏轼
朝代:北宋
作者简介
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坡仙,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政治家,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在诗、词、文、书、画等方面均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其画则开创了湖州画派。
译文
(整合后诗意)
枇杷已经熟透,如同璀璨的金珠,桑葚初尝,酒液如玉壶般晶莹,再泡上一壶清茶,如同梦境般清新绝妙,小炉上香烟袅袅,如同雪花飘散在孤独的蒲草上,槐叶制成的冷淘(一种面食),青翠欲滴,如同浮在卵碗上的槐芽饼;冰盘上点缀着红色的藿叶鱼,美味可口,醉饱之后高卧而眠,这才是真正的事业,从古至今,我探寻事物的本质,如同刮骨见髓,然而当我将这份真诚与才华献给世人时,却如同卞和献玉般遭遇了刖趾的厄运。
释义
此诗通过描绘美食与生活的闲适,表达了苏轼对人生真谛的领悟,前半部分描绘了美食的诱人,后半部分则通过“古今刮得都见髓,持献玉工逢刖趾”两句,表达了苏轼对才华与命运的深刻反思,卞和献玉的故事,象征着苏轼自己虽有才华,却屡遭贬谪,命运多舛。
赏析
苏轼此诗,以美食为引子,引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前半部分的美食描绘,生动细腻,令人垂涎欲滴;后半部分则笔锋一转,以卞和献玉的典故,表达了对才华与命运的无奈与感慨,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丰富,既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又有对现实命运的无奈与抗争。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创作于苏轼被贬谪期间,苏轼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被贬,但他始终保持着乐观豁达的心态,以诗酒自娱,以美食为伴,此诗通过描绘美食与生活的闲适,表达了苏轼在逆境中寻求心灵慰藉的情怀,同时也表达了对才华与命运的深刻反思,在苏轼的笔下,美食不仅是味蕾的享受,更是心灵的寄托,是他对美好生活向往与追求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