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闲居杂兴
宋·陆游
老去才情半掬悭,不愁不退岂愁前。
闲居竹舍观云起,静坐松窗听雨眠。
花落花开随节序,云舒云卷任流年。
此中真意谁能解,唯有清风共我言。
(注:此诗为虚构创作,以符合题目要求,陆游确有大量闲居、隐逸题材的诗作,但此首为根据关键词构思而成。)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年岁渐长,我的才情已不如往昔那般丰盈,但我不为仕途的进退而忧虑,在竹舍中悠闲地观看云起云落,于松窗下静静地聆听雨声入眠,花开花落随着季节的更迭,云卷云舒任由岁月的流逝,这其中的真意谁能理解呢?只有清风与我相伴,诉说着无声的话语。
释义
“老去才情半掬悭”表达了诗人对年华老去的感慨,才情不再如年轻时那般充沛;“不愁不退岂愁前”则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态度。“闲居竹舍观云起,静坐松窗听雨眠”描绘了诗人闲居生活的宁静与惬意。“花落花开随节序,云舒云卷任流年”进一步强调了诗人顺应自然、随遇而安的心境。“此中真意谁能解,唯有清风共我言”则表达了诗人对知音难觅的感慨,唯有清风能理解他的内心世界。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闲居生活的场景,展现了其淡泊名利、顺应自然的人生态度,诗中“老去才情半掬悭”与“不愁不退岂愁前”的对比,既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也体现了其对未来的坦然接受,而“闲居竹舍观云起,静坐松窗听雨眠”等句,则以生动的画面展现了诗人生活的宁静与美好,充满了诗意与画意,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
创作背景
(虚构)此诗可能创作于陆游晚年时期,当时他已历经仕途的坎坷与人生的沧桑,对名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体悟,在闲居生活中,他找到了内心的宁静与满足,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对人生的看法与态度,通过描绘自然景物与自己的生活状态,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顺应自然的人生态度,同时也表达了对知音难觅的感慨与对清风为伴的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