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云到老不晓事,不信人间有许由。的意思及出处

生辉8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叹世

唐·杜牧

子云到老不晓事,不信人间有许由。

汉道方知天子贵,秦关早觉相如愁。

当时岂料今如此,此日翻为昔所羞。

世事茫茫难预料,不如高卧且加餐。

作者简介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他生活在晚唐时期,才华横溢,诗文兼擅,尤其以七言绝句著称,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杜牧的诗歌内容广泛,风格俊爽峭健,多抒发忧国忧民之情,以及对历史兴亡的感慨。

译文

扬雄(字子云)到老都不明白世事,不相信人世间真有像许由那样超脱世俗的高士,汉朝的兴盛让他明白了天子的尊贵,而秦关的险阻则让他早早体会到了司马相如的忧愁,当年哪里会料到今天会是这样,如今反而为过去的想法感到羞愧,世事茫茫难以预料,还不如隐居山林,保重身体,享受宁静的生活。

释义

这首诗通过扬雄(子云)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社会的深刻洞察和对超脱生活的向往,扬雄作为西汉末年的文学家、哲学家,虽才华横溢,但未能完全超脱世俗,对许由这样的隐士持怀疑态度,诗人借此讽刺那些对世事不明、难以超脱的人,并表达了自己对世事无常、难以预料的感慨,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扬雄为引子,巧妙地融入了诗人对世事、人生的深刻思考,首句“子云到老不晓事”直接点出主题,对扬雄的世俗观念提出质疑,接着通过“汉道方知天子贵,秦关早觉相如愁”两句,进一步揭示了世俗社会的复杂与多变,以及个人在其中难以把握自己命运的无奈,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世事茫茫、难以预料的感慨,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有对现实的批判,又有对理想的追求,展现了杜牧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思想深度。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杜牧晚年时期,当时唐朝已经走向衰落,社会动荡不安,诗人对现实深感失望和无奈,在这样的背景下,杜牧更加向往那种超脱世俗、隐居山林的生活,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世俗社会的深刻洞察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的忧虑和对现实的批判,这首诗不仅反映了杜牧个人的思想情感,也具有一定的时代意义和历史价值。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