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
宋·陆游
老健便为仙放杖,斧斤秪在鞋生尘。
松风清冽溪声远,林月幽微树影深。
野老逢迎无别事,闲来共话桑麻长。
此中真意谁能解,一笑逍遥天地宽。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年老而身体强健就如同仙人丢弃了拐杖,斧头砍伐的痕迹只留在脚下扬起的尘土中(意指不再需要为生计劳作),松林间清风凉爽,溪水声悠远,林间月色朦胧,树影深深,村里的老人相遇没有别的事情,闲暇时便聚在一起谈论农作物的生长,这里的真正意境谁能理解呢?一笑之间,逍遥自在,感觉天地都宽广了许多。
释义
首联“老健便为仙放杖,斧斤秪在鞋生尘”表达了诗人对老年生活的乐观态度,认为自己虽然年老但身体强健,如同仙人一般无需拐杖,且不再为生计奔波劳碌,颔联描绘了山居环境的清幽宁静,松风清冽,溪水悠远,月色幽微,树影深邃,颈联通过描写与村民的交往,展现了诗人闲适的田园生活,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深刻体悟和逍遥自在的心境。
赏析
这首诗以山居生活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展现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首联以“老健”和“仙放杖”的对比,突出了诗人对老年生活的乐观态度;颔联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营造了一种清幽宁静的氛围;颈联则通过描写与村民的交往,展现了诗人与民同乐的情怀;尾联则升华了主题,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深刻体悟和逍遥自在的心境,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田园气息和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但仕途坎坷,多次被贬谪,晚年他退居山阴,过着闲适的田园生活,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诗人通过描绘山居生活的美好和宁静,表达了自己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寄托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未来的希望,在诗中,诗人以乐观豁达的心态面对老年生活,展现了其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和深厚的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