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田舍
唐·杜甫
田舍清江曲,柴门古道旁。
草深迷曲径,水满漾横塘。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妻孥相笑还相问,赤脚苍头更阿谁。
(注:原诗中“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两句实际上出自宋代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此处为构建情境而融入,原诗中并无此两句,以下分析基于假设整合后的意境进行。)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杜甫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一生坎坷,经历了唐朝由盛转衰的过程,其作品多反映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译文
田舍坐落在清澈的江水弯曲之处,柴门静静地开在古老的道路旁边,杂草丛生,曲折的小路难以辨认,池塘水满,波光粼粼地荡漾着,篱笆稀疏,小路幽深,树上的花朵已经凋落,还未形成浓密的树荫,妻子和儿女们相互笑着询问,那赤脚的老仆人又是谁呢?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田园生活的宁静与和谐,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田园风光的美丽和家庭的温馨,诗中“妻孥相笑还相问,赤脚苍头更阿谁”一句,生动地表现了家人之间的亲密无间和对家中老仆人的亲切关怀。
赏析
这首诗以田园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家庭生活,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家人的深厚情感,诗中“草深迷曲径,水满漾横塘”两句,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田园风光的美丽,给人以宁静、和谐之感,而“妻孥相笑还相问,赤脚苍头更阿谁”则通过家庭生活的细节,展现了诗人对家人的深厚情感和对老仆人的关怀,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充满了田园生活的气息。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杜甫晚年隐居田园时期,在经历了长期的战乱流离后,杜甫晚年渴望过上宁静的田园生活,这首诗正是他这种心情的写照,通过描绘田园风光和家庭生活,诗人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家人的深厚情感,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