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瓶自汲江心水,要试煎茶第一功。的意思及出处

梦梦8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汲江煎茶

宋·苏轼

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

枯肠未易禁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

(“携瓶自汲江心水,要试煎茶第一功。”为后人根据诗意提炼或化用,并非原诗直接出现之句,但意境与原诗相符,特别是与“自临钓石取深清”一句相呼应。)

作者及朝代

作者:苏轼

朝代:北宋

作者简介

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坡仙,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文著述宏富,豪纵不羁,善用夸张隐喻,独具风格,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其书“宋四家”之一;其画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译文

到江边用活水煎茶,还要用小火烹煮,亲自到钓石处取深清的江水,用大瓢舀水,好像把水中的明月也贮藏到瓮中,再用小杓将江水舀入煎茶的砂锅里,白色的茶乳随着煎得翻滚的浪花时隐时现,如同雪乳一般,煎到水沸时,茶沫翻滚,如松涛之声,喝了三碗茶水,枯肠难以禁受,趁着茶兴,在夜里起来,静听更鼓报时。

释义

本诗描绘了诗人亲自到江边汲取清水,用以煎茶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煎茶过程中的种种细节,以及品茶后的感受,表达了诗人对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细致观察。

赏析

苏轼此诗,描写的是夜晚江边汲水煎茶的情景,诗中生动地描绘了从汲水、舀水、煮茶到品茶的全过程,以及由此引发的联想和感受,诗人以“活水还须活火烹”开篇,强调了煎茶之水与火的重要性,接着通过“自临钓石取深清”等句,展现了诗人亲自到江边汲水的情景,体现了诗人对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爱,在煎茶过程中,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茶沫翻滚、松涛之声等细节,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诗人以“枯肠未易禁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作结,表达了品茶后的感受,以及由此引发的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苏轼被贬谪期间,在贬谪生活中,苏轼虽然经历了种种困难和挫折,但他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此诗正是他在一次夜晚江边汲水煎茶时,有感而发创作而成的,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苏轼在逆境中依然保持的乐观、豁达和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这首诗也展现了苏轼作为一位文学巨匠的深厚功底和独特魅力。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