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包含关键词“祇有清霜冻太空,更无半点荻花风”的诗句出自宋代诗人杨万里的《初秋行圃》,下面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详细解析。
诗词原文
初秋行圃
宋·杨万里
落日无情最有情,
遍催万树暮蝉鸣。
听来咫尺无寻处,
寻到旁边却不声。
祇有清霜冻太空,
更无半点荻花风。
今年秋事荒如许,
山客归来对病翁。
作者简介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他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余首,被誉为一代诗宗,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语言通俗易懂,风格清新自然,尤其擅长七言绝句。
译文
落日看似无情却最有情,催促着万树上的暮蝉鸣叫,听起来近在咫尺,却找不到它们的踪迹,寻到旁边时,它们却停止了鸣叫,只有清冷的霜冻笼罩着天空,再也没有半点荻花摇曳生风,今年的秋事如此荒凉,山野间的客人归来,面对着病中的老翁。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初秋时节的景象,通过落日、暮蝉、清霜等元素,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凄凉的氛围,前两句写落日催促暮蝉鸣叫,表现出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后两句则通过清霜和荻花的描写,暗示了秋天的萧瑟与荒凉,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
赏析
这首诗以初秋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物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前两句“落日无情最有情,遍催万树暮蝉鸣”以拟人化的手法,赋予落日以情感,使其既显得无情又充满温情,后两句“祇有清霜冻太空,更无半点荻花风”则通过清霜和荻花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凄凉氛围,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杨万里在初秋时节漫步于园林(圃)中所作,当时,诗人或许正面临着一些生活或仕途上的不如意,因此在诗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无奈,通过描绘初秋的景象,诗人寄托了自己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期许和忧虑,这首诗也反映了杨万里作为一位敏感而细腻的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深刻洞察和独特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