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荔枝香近
宋·韩元吉
冰簟纱厨,露浓风细,一枕新凉如水,小屏闲展吴山翠,楚乡梦断,愁听夜雨,铃杵疏疏,掩银屏、晓寒轻坠。
宫烛分烟,奈愁里、匆匆换得,岁华催醉,旧曲重寻,樽前风味独难忘,想花阴、谁系马,想雕阑、谁同倚,空教惆怅,无计留春住,掌上冰丸那忍触,又将愁眼与黄花对。
作者及朝代
韩元吉,字无咎,号南涧,南宋词人、官员,生于宋高宗绍兴元年(1131年),卒于宋孝宗淳熙十四年(1187年),他出身于仕宦之家,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早年曾中进士,历任地方官职,晚年退隐上饶,韩元吉的词风清新婉约,善于抒发个人情感,是宋代词坛的重要人物之一。
作者简介
韩元吉一生仕途较为平稳,但晚年因政治斗争而遭贬谪,他博学多才,不仅在文学上有深厚造诣,还精通音乐、书法等艺术,其词作多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他也是一位杰出的史学家和文献学家,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译文
冰凉的竹席和纱帐,露水浓重,微风细拂,一枕新凉如同水波荡漾,小屏风上悠闲地展开着吴山的翠绿画卷,楚乡的梦境已然中断,愁绪中听着夜雨淅沥,疏疏落落的捣衣声,掩上银屏,清晨的寒意轻轻降临。
宫中的蜡烛分烟而燃,无奈愁绪中匆匆换得岁月流逝,酒醉心伤,重寻旧日的曲调,樽前的风味唯独难以忘怀,想象那花阴下,谁曾系马?雕阑旁,谁曾同倚?空留惆怅,无法留住春天的脚步,掌上的冰丸(指荔枝)怎忍心触碰,又将愁苦的目光与黄花相对。
释义
这首词通过描绘秋夜的景象和个人的愁绪,表达了作者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无奈的感慨,词中“掌上冰丸那忍触”一句,以荔枝为喻,形容了作者对美好事物即将消逝的惋惜和不忍触碰的情感。“樽前风味独难忘”则表达了对过去欢聚时光的深深怀念。
赏析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夜的静谧与愁绪,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作者深沉的怀旧之情和对现实的无奈,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如“冰簟纱厨”、“露浓风细”、“吴山翠”等,营造了一种清新而略带忧郁的氛围,通过“愁听夜雨”、“铃杵疏疏”等声音的描绘,增强了词作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在情感表达上,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和联想的手法,将往昔的欢聚与现实的孤独、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对现实无奈的感慨相结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和强烈的情感冲突,这种情感表达不仅深刻而真挚,而且具有广泛的共鸣性,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作者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创作背景
这首词可能创作于韩元吉晚年退隐上饶期间,此时的他已经历了仕途的起伏和人生的沧桑,对往昔的美好时光充满了怀念之情,面对现实的无奈和孤独感也让他深感痛苦,在这种背景下,他创作了这首词以抒发内心的情感和对往昔的追忆,通过这首词,我们可以感受到韩元吉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