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印如斗带万钉,何人为作燕然铭。全诗是什么?

小编87个月前

诗词原文

边词

唐·张籍

北陆苍茫河海凝,南山阑干昼夜冰。

素彩峨峨明月升,金印如斗带万钉。

征人战罢尘满襟,将军空老玉门心。

何人为作燕然铭,刻石天山勒汉青。

作者及朝代

作者:张籍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张籍,字文昌,唐代著名诗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他出身贫寒,早年曾游历四方,后定居于洛阳,张籍的诗歌以乐府诗著称,多写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语言平易近人,风格清新自然,他与白居易、王建等诗人交往密切,共同推动了新乐府运动的发展。

译文

北方的原野苍茫辽阔,河海都凝结成了冰,南边的山岭上,昼夜都覆盖着冰雪,明亮的月亮升起,照耀着银白的世界,将军的金印大如斗,上面镶嵌着万颗钉子般璀璨的宝石,征战的人归来时,衣襟上满是尘土;而将军虽然功勋卓著,却只能在玉门关外空自老去,谁能为这样的英雄豪杰写下燕然山的铭文,将他们的功绩刻在天山的石碑上,流传千古呢?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边疆的严寒景象和征战的艰辛,通过“金印如斗带万钉”的描绘,展现了将军的尊贵与荣耀,即便是这样的英雄,也难免有“将军空老玉门心”的无奈与悲哀,最后两句“何人为作燕然铭,刻石天山勒汉青”则表达了诗人对英雄功绩被铭记的渴望。

赏析

这首诗以边疆的严寒和征战的艰辛为背景,通过对比将军的尊贵与无奈,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英雄的无尽悲凉,诗人用“金印如斗带万钉”来描绘将军的尊贵地位,但紧接着又用“将军空老玉门心”来揭示其内心的无奈与悲哀,这种对比手法使得诗歌的情感更加深沉,更加动人,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英雄功绩被铭记的渴望,也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

张籍生活在唐代中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不安、战争频繁的时代,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边疆将士的深切同情和对英雄功绩被铭记的渴望,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在唐代,边疆战争频繁,许多将士为了国家的安宁和民族的尊严而英勇奋战,但他们的功绩往往被遗忘在历史的长河中,诗人通过这首诗,向这些无名英雄致敬,并呼吁人们铭记他们的功绩。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