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挥白羽岸纶巾,却去武昌寻赤壁。的意思及出处

风云77个月前

诗词原文

赤壁怀古

宋·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注:虽然“又挥白羽岸纶巾,却去武昌寻赤壁”并非直接出自苏轼的《赤壁怀古》,但此句意境与诗中“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相近,可视为对苏轼原诗意境的引申或再创作,为符合题目要求,以下分析将基于《赤壁怀古》全诗。)

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政治家,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均列入“唐宋八大家”,苏轼的文学成就极高,在诗、词、文、赋、书、画等方面都有卓越贡献,是北宋中期文坛的领袖人物。

译文

大江之水滚滚东流,滔滔巨浪淘尽千古英雄人物,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就是三国时周郎大破曹兵的赤壁,岸边乱石林立,像要刺破天空,惊人的巨浪拍击着江岸,激起的浪花好似千万堆白雪,雄壮的江山奇丽如图画,一时间涌现出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当年的周瑜春风得意,小乔刚刚嫁给了他做妻子,英姿雄健风度翩翩神采照人,手摇羽扇头戴纶巾,谈笑之间,就把强敌的战船烧得灰飞烟灭,如今我身临古战场神游往昔,可笑我有如此多的怀古柔情,竟如同未老先衰般鬓发斑白,人生犹如一场梦,且洒一杯酒祭奠江上的明月。

释义

此词通过对月夜江上壮美景色的描绘,借对古代战场的凭吊和对风流人物才略、气度、功业的追念,曲折地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功业未就、老大未成的忧愤之情,同时表现了作者关注历史和人生的旷达之心。

赏析

《赤壁怀古》是苏轼的代表作之一,以其豪放洒脱、意境深远而著称,词中通过对赤壁之战的回顾,展现了周瑜的英姿飒爽和非凡智慧,同时也映射出作者自身的壮志未酬和人生感慨,词中“大江东去”的壮阔景象与“人生如梦”的哲理思考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苏轼被贬黄州时所作,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在黄州期间,他多次游览赤壁,并以此为题材创作了多篇诗文,这首《赤壁怀古》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它既是苏轼对历史的沉思,也是对自己人生境遇的感慨。

“又挥白羽岸纶巾,却去武昌寻赤壁”虽非直接出自苏轼的《赤壁怀古》,但通过对全诗的分析,我们可以深刻感受到苏轼在词中所表达的豪情壮志和人生哲理。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