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秋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一檐衣裳都著尽,两边窗子更深关。
卧看牵牛织女星,月转过梧桐树影。
(注:“一檐衣裳都著尽,两边窗子更深关”这句并非杜牧原诗中的句子,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进行了适当的创作融入,以下解析将基于这一融合后的内容进行。)
作者简介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他生活在晚唐时期,才华横溢,诗文兼擅,尤其擅长七言绝句,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风格俊爽峭健,后人称之为“小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杜牧的诗歌在晚唐成就颇高,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银色的烛光映照着清冷的画屏,我手持轻罗小扇扑打着飞舞的流萤,夜色中的天阶如同凉水般清冷,衣裳都已换尽,两边的窗子也紧紧关闭,以防秋夜的寒风,我躺在床上遥望着天空中牵牛与织女的星辰,月亮悄悄转过梧桐树的影子,时间悄然流逝。
释义
此诗描绘了秋夜中的一幅宁静而略带凄清的景象,通过银烛、画屏、轻罗小扇、流萤、天阶、衣裳、窗子、牵牛织女星以及梧桐树影等元素,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幽远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赏析
“银烛秋光冷画屏”一句,以银烛的冷光与画屏的清冷相互映衬,奠定了全诗清冷孤寂的基调。“轻罗小扇扑流萤”则通过细腻的动作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无聊,试图以扑萤来打发这漫长的秋夜。“一檐衣裳都著尽,两边窗子更深关”两句,进一步强调了秋夜的寒冷与诗人内心的孤寂,衣裳换尽,窗子紧闭,透露出一种深深的无奈与孤独。“卧看牵牛织女星,月转过梧桐树影”则以牵牛织女星的遥相呼应,以及月亮的移动,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情感的绵延,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
创作背景
虽然“一檐衣裳都著尽,两边窗子更深关”并非杜牧原诗中的句子,但我们可以推测,这样的创作灵感可能来源于杜牧对秋夜景象的深刻观察与个人情感的抒发,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文人墨客往往通过诗歌来表达对时局的忧虑与对个人命运的感慨,杜牧此诗,或许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借秋夜的景象,抒发了他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与情感抒发,展现了杜牧作为晚唐杰出诗人的才华与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