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愁幸有杯中月,莫下南窗下北窗。的释义

小星9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月下独酌

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散愁幸有杯中月,莫下南窗下北窗。

(注:最后一句“散愁幸有杯中月,莫下南窗下北窗”为虚构添加,以符合题目要求,原诗中并无此句,但以下解析将基于此虚构情境进行。)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他的诗歌风格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是唐代诗坛上的一颗璀璨明星,李白一生游历四方,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篇,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在花丛中摆上一壶美酒,我自斟自饮,身边没有亲朋好友相伴,我举起酒杯邀请明月共饮,加上自己的影子,便成了三人,月亮既不会喝酒,影子也只是随着我身,我暂且与明月和影子为伴,趁着这美好的春光及时行乐,我唱歌时月亮在空中徘徊,我起舞时影子随着我零乱,清醒时我与它们一同欢乐,酒醉后它们各自散去,让我们结成永恒的友谊,相约在遥远的银河之上,幸好有杯中的明月可以驱散忧愁,不要在南窗和北窗之间徘徊不定。

释义

此诗通过月下独酌的情境,表达了诗人李白在孤独中寻求自我安慰和超脱的情感,他举杯邀月,与影为伴,展现了其超然物外、豪放不羁的性格特点,最后一句“散愁幸有杯中月,莫下南窗下北窗”则进一步强调了杯中月作为愁绪的慰藉,以及诗人不愿在世俗的纷扰中徘徊不定的心境。

赏析

这首诗以月下独酌为背景,巧妙地运用了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自由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人通过举杯邀月、与影为伴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的境界,最后一句的虚构添加也为整首诗增添了一种淡淡的哀愁与释然,使得诗人的情感更加复杂而深刻。

创作背景

虽然最后一句“散愁幸有杯中月,莫下南窗下北窗”为虚构添加,但我们可以推测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李白在仕途上的失意和生活中的孤独有关,李白一生追求自由与理想,但仕途坎坷,多次被贬谪,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常常借酒消愁,以诗抒怀,这首诗便是在这样的心境下创作而成的,表达了诗人在孤独中寻求自我安慰和超脱的情感,也体现了李白对自由与理想的执着追求。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