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与行人忙底事,金鸡声里促银鞍。的意思及出处

小编5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早行

宋·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古驿人稀行路苦,疏林月落霜华重。

说与行人忙底事,金鸡声里促银鞍。

作者及朝代

作者:陈与义(1090年-1138年)

朝代:北宋末年至南宋初年

作者简介

陈与义,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是江西诗派“三宗”之一,著有《简斋集》,他的诗歌风格独特,既有江西诗派的瘦硬之风,又不失自然流畅,尤其在战乱时期,他的诗作更多地反映了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被誉为“诗俊”。

译文

露水沾湿了骆驼毛制成的衣服,早晨的寒意轻轻袭来;夜空中星星点点,分外明亮,我寂寞地走过小桥,仿佛还在梦中;稻田深处,草虫在不停地鸣叫,古老的驿站人烟稀少,行路艰难;稀疏的树林中,月亮落下,霜华凝重,我问行人这般匆忙是为了什么?金鸡报晓,催促着他们快马加鞭。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早行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清晨的寂静、寒冷以及旅途的艰辛,前两句写早行时的环境,后两句则通过对话形式,表达了诗人对行人匆忙奔波的同情与不解。

赏析

这首诗以早行为背景,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人物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旅途的深刻感悟,首联“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清晨的寒冷与明亮,为全诗奠定了清冷、寂静的基调,颔联“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则通过小桥、稻田、草虫等意象,进一步渲染了早行的寂寞与宁静,颈联“古驿人稀行路苦,疏林月落霜华重”则直接点出了旅途的艰辛与孤独,尾联“说与行人忙底事,金鸡声里促银鞍”以对话形式,表达了诗人对行人匆忙奔波的同情与不解,同时也隐含了对人生无常、奔波劳碌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北宋末年至南宋初年,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诗人陈与义身处乱世,饱尝流离失所之苦,对人生旅途的艰辛有着深刻的体会,这首诗正是他在一次早行途中,有感而发,通过描绘早行的情景,抒发了对人生旅途的感慨与无奈,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不安,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