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行
唐·杜荀鹤
日高谷底始微暄,岚翠依然透骨寒。
云影半开龙出没,松声忽断鹤飞还。
仙家楼阁烟霞起,野客衣冠草木间。
欲访洞天三十六,春风回首路漫漫。
作者简介
杜荀鹤,晚唐诗人,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他出身寒微,早年曾数次应考不第,后曾隐居山林,过着闲云野鹤般的生活,杜荀鹤的诗风质朴自然,多抒发个人抱负和反映社会现实,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译文
太阳高升,山谷底部才开始感受到微弱的温暖,但山间云雾缭绕的翠绿依然透着刺骨的寒意,云影半开时,仿佛有龙在其中出没,松涛声突然中断,原来是仙鹤飞回,仙人居住的楼阁在烟霞中升起,山野间的隐士穿着朴素,与草木为伴,想要探访那传说中的三十六洞天,回首望去,春风中的道路却显得如此漫长而遥远。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山行时的所见所感,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谷的幽静、寒冷以及神秘莫测的自然景象,也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仙境的憧憬。
赏析
首联“日高谷底始微暄,岚翠依然透骨寒”以对比的手法,突出了山谷的幽深和寒冷,为全诗奠定了清冷幽静的基调,颔联“云影半开龙出没,松声忽断鹤飞还”通过云影、龙、松声、鹤等意象,进一步渲染了山间的神秘和幽静,颈联“仙家楼阁烟霞起,野客衣冠草木间”则通过仙家楼阁和野客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亲近,尾联“欲访洞天三十六,春风回首路漫漫”则以欲访洞天而路漫漫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的憧憬和对现实的无奈。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杜荀鹤隐居山林期间,当时,他仕途不顺,对现实社会感到失望和无奈,于是选择隐居山林,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在这首诗中,他通过描绘山间的自然景象和隐逸生活,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的逃避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也反映了晚唐时期社会动荡、民生凋敝的现实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