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行
宋·赵师秀
乌桕微丹菊渐开,天高风露满秋怀。
渊明酩酊无归日,清游不用忙归去,
强管行程是暮鸦,更待黄花一两枝。
(注:根据关键词“清游不用忙归去,强管行程是暮鸦”,我稍作调整,将这两句融入了一首假想的赵师秀风格的诗中,赵师秀并没有直接以这两句为内容的完整诗作流传下来,但以下分析将基于这首假想的诗作进行。)
作者简介
赵师秀(约1170—1219年),字紫芝,号灵秀,又号天乐,南宋永嘉(今浙江温州)人,他是“永嘉四灵”之一,以清新淡远的诗风著称,擅长描绘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译文
乌桕树的叶子微微泛红,菊花也渐渐地绽放,天空高远,风露清凉,满怀着秋天的情怀,就像陶渊明那样酩酊大醉,忘却归期,在这清幽的游历中,不必急着回去,强迫我结束行程的,只是那傍晚时分归巢的乌鸦,我还要再等一等,看那黄菊再开放一两枝。
释义
诗中通过描绘秋天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乌桕微丹、菊渐开,天高风露,构成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秋日画卷,诗人以陶渊明自比,表达了自己对自由、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以及不愿被世俗事务所牵绊的心境,而“清游不用忙归去,强管行程是暮鸦”两句,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心境,暗示诗人愿意随性地享受自然,不愿被外界因素(如暮鸦归巢)所打扰。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淡远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秋日山行的画卷,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乌桕、菊花、天空、风露等自然景物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氛围,诗人以陶渊明自比,表达了自己对自由、无拘无束生活的追求,而“清游不用忙归去,强管行程是暮鸦”两句,则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和象征手法,将诗人的心境与外界因素进行了对比,进一步突出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留恋。
创作背景
虽然这首诗是假想的,但我们可以根据赵师秀的生平和创作风格来推测其可能的创作背景,赵师秀生活在南宋时期,那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可能更加向往自由、无拘无束的生活,渴望逃离现实的束缚,回归自然,享受那份宁静与美好,这首诗可能正是诗人在某个秋日午后,独自漫步于山间小道时,心中所感所想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