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云惨淡天将雪,风日荒寒梅未花。的解释

小星9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冬日景

宋·释绍嵩

烟云惨淡天将雪,风日荒寒梅未花。

野旷人稀行路苦,数声和雁到天涯。

作者简介

释绍嵩,宋代僧人、诗人,生卒年不详,他活跃于南宋时期,以诗文著称,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禅意,其作品多反映山林隐逸生活和禅宗的淡泊心境,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虽然他的生平事迹记载不多,但从其诗作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位具有深厚文学修养和禅宗思想的僧人。

译文

烟云笼罩,天色惨淡,预示着即将下雪;寒风凛冽,日光荒凉,梅花尚未绽放,原野空旷,人烟稀少,行走在路上倍感艰辛;几声雁鸣,伴随着我直到天涯尽头。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冬日里一幅荒凉而凄清的画面,首句“烟云惨淡天将雪”通过烟云和天气的变化,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雪景;次句“风日荒寒梅未花”则进一步渲染了冬日的寒冷和荒凉,梅花尚未开放,更添一份萧瑟,后两句“野旷人稀行路苦,数声和雁到天涯”则从人的角度出发,描绘了原野空旷、人烟稀少、行走艰难的情景,以及雁鸣声声、伴随天涯的孤寂之感。

赏析

这首诗以冬日景色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凄凉,首联和颔联以自然景色入手,通过烟云、天色、风日、梅花等元素的描绘,营造了一种荒凉而凄清的氛围,颈联和尾联则转而描写人的活动和感受,通过“野旷人稀”、“行路苦”以及“数声和雁”等细节,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孤寂和凄凉的感觉,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既有自然景色的描绘,又有诗人情感的抒发,是一首具有深刻内涵的优秀诗作。

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虽然具体的历史情境已无从考证,但我们可以从诗中感受到诗人对冬日景色的深刻观察和细腻感受,作为一位僧人诗人,释绍嵩可能常常在山林间行走、冥想,对自然景色有着独特的敏感和热爱,这首诗可能是他在某个冬日里,面对荒凉而凄清的景色,内心涌起一股孤寂和凄凉之感,从而创作出来的,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窥见诗人内心的世界和对自然景色的深刻感悟。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