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行
唐·项斯
青枥林深啼鸟哀,一溪寒雨万山回。
凫雁满回塘水阔,牛羊遍野暮烟开。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明年寒食还家去,却忆荆溪花政开。
作者简介
项斯,字子迁,晚唐诗人,约公元836年前后在世(唐文宗开成初年),项斯是江东人,具体籍贯不详,但以其诗才闻名于世,他的诗作风格清新自然,尤其擅长写景抒情,深受当时文人的推崇,项斯虽仕途不顺,但其文学成就为后世所铭记。
译文
青翠的枥树林中传来鸟儿悲哀的啼叫,一条寒雨笼罩的小溪环绕着万重山峦,野鸭和大雁布满了宽阔的池塘和水面,牛羊在田野间悠闲地吃草,傍晚的烟雾渐渐散开,人们沿着沙岸走向江边的村庄,我也乘着小船回到了鹿门山,明年寒食节的时候我还要回家去,那时我会想起荆溪两岸正是鲜花盛开的时节。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山行途中所见的自然景色和乡村生活,以及他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前两句通过“青枥林”、“啼鸟哀”、“寒雨”、“万山回”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凄清、幽远的氛围,中间两句则转而描写乡村的宁静与和谐,野鸭大雁、牛羊暮烟,构成了一幅宁静的田园画卷,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未来归家的期待。
赏析
这首诗以景起兴,以情结尾,情景交融,意境深远,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山行的独特魅力,同时也表达了对家乡的深切思念,诗中“青枥林深啼鸟哀”一句,以哀景写哀情,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而“牛羊遍野暮烟开”一句,则通过宁静的乡村景象,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思乡之情,最后两句“明年寒食还家去,却忆荆溪花政开”,既是对未来的期许,也是对过去的回忆,情感真挚,令人动容。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项斯在游历山水、体验乡村生活时所作,诗人身处异乡,面对眼前的自然美景和宁静的乡村生活,不禁勾起了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他想象着明年寒食节时回到家乡,荆溪两岸鲜花盛开的景象,心中充满了对家乡的向往和眷恋,这首诗正是诗人这种思乡之情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