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亭前柏
唐·李商隐
亭前树子关何事,也得天公赐姓韩。
长与短亭牵别恨,更临风送暮寒。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他是晚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李商隐的诗歌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作往往含有较深的象征意义,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启迪。
译文
亭子前面的那棵树啊,与你有什么相干,竟然也得到了上天赐予的“韩”姓(此处“韩”或为虚指,寓意树木如同人一样被赋予了某种身份或特性),你总是与长亭短亭相伴,牵动着离人的愁绪,更在寒风中摇曳,为人们送去傍晚的寒意。
释义
这首诗以亭前的树为题材,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树木以情感,首句设问,引出树木与“天公赐姓”的奇妙联系,次句则进一步描述树木与长亭短亭相依相伴的情景,以及它在寒风中为人们送寒的意象,整首诗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深情厚意,以及对离别愁绪的细腻描绘。
赏析
这首诗以景寓情,借物抒情,通过描绘亭前树与长亭、短亭以及寒风的关联,表达了诗人对离别愁绪的深刻感受,诗人以“天公赐姓”的奇妙想象,赋予树木以人的身份和特性,使诗歌充满了奇幻色彩,诗人又通过“长与短亭牵别恨”的描绘,将树木与离人的愁绪紧密相连,使诗歌的情感更加深沉。“更临风送暮寒”一句,则进一步强化了诗歌的悲凉氛围,使整首诗充满了浓郁的离愁别绪。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具体创作背景已难以考证,但从诗歌的内容和情感来看,很可能是诗人在离别之际,面对亭前的树木,触景生情,有感而发,诗人通过描绘亭前树与长亭、短亭以及寒风的关联,表达了自己对离别愁绪的深刻感受,诗人也通过这首诗,寄托了自己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以及对人生无常、离别常在的无奈感慨。
李商隐的这首《亭前柏》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情感表达,成为了晚唐诗歌中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