兜率山深露气清,柳阴暗处藕花明。下一句是什么?

风云8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行

唐·杜牧

兜率山深露气清,柳阴暗处藕花明。

岩前野老看孤鹤,林外行人听一声。

作者及朝代

杜牧,唐代著名诗人,生活在晚唐时期,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风格俊爽清丽,在晚唐成就颇高,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作者简介

杜牧出身于官宦世家,祖父杜佑曾任宰相,父亲杜从郁也曾任官,杜牧自幼聪颖好学,文思敏捷,早年曾游历四方,增长见识,他的诗歌创作广泛涉及社会现实、历史典故、自然风光等多个方面,表现出深刻的洞察力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杜牧的散文也颇有成就,尤其是他的政论文,语言犀利,观点鲜明,对当时的社会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剖析。

译文

兜率山的深处露水清新,柳树成荫的暗处荷花分外鲜明,岩石前有一位山野老人正在观看孤鹤飞翔,树林外的行人听到了一声清脆的鸟鸣。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兜率山清晨的宁静美景,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首句“兜率山深露气清”点明了时间和地点,营造出一种清新幽静的氛围;次句“柳阴暗处藕花明”则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荷花的娇艳与柳荫的幽静;后两句“岩前野老看孤鹤,林外行人听一声”则通过人物活动,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内容,使整首诗更加生动有趣。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优美的山林画卷,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兜率山的清晨美景展现得淋漓尽致,首句“兜率山深露气清”不仅写出了山的幽静,还通过“露气清”三字,传达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意境;次句“柳阴暗处藕花明”则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荷花的娇艳与柳荫的幽静,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审美效果;后两句则通过人物活动,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杜牧在山间行走时所作,当时,他或许正置身于兜率山的幽静之中,被眼前的美景所打动,于是写下了这首描绘山林美景的佳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杜牧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以及他追求心灵宁静与自由的精神境界,这首诗也反映了晚唐时期文人墨客追求自然、向往田园生活的普遍心态。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