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秋夜有感
宋·陆游
帘幕深沉入四寂,阶除点滴两三更。
孤灯照影心常醒,冷月窥人意自明。
欲问寒蛩鸣断续,还思远客梦难成。
秋来已觉相思瘦,更耐深宵独自行。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帘幕重重,将四周笼罩在一片深沉的寂静之中,台阶上传来稀疏的雨滴声,已是深夜两三更时分,孤独的灯光映照着我的身影,内心时常保持清醒;清冷的月光窥视着人心,似乎能洞察一切,想要询问那断断续续的秋虫鸣叫,却又想起远方的客人难以入眠,秋天到来,我已经感到了因相思而消瘦,更何况还要忍受这深夜独自漫步的寂寞。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秋夜中的孤寂与相思之情,首联通过“帘幕深沉”与“阶除点滴”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凄凉的氛围;颔联以“孤灯”与“冷月”为意象,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孤独感与清醒状态;颈联通过“问寒蛩”与“思远客”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尾联则直接点出“相思瘦”与“独自行”的主题,深化了全诗的情感。
赏析
这首诗以秋夜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与深刻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相思之苦,诗中“帘幕深沉”与“阶除点滴”的描绘,既营造了一种静谧的氛围,又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不安,而“孤灯照影”与“冷月窥人”的意象,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孤寂感,使诗人的形象更加鲜明,诗人通过“问寒蛩”与“思远客”的笔触,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使全诗的情感更加深厚,尾联“秋来已觉相思瘦,更耐深宵独自行”则直接点明了主题,将诗人的相思之苦与孤独之感推向了高潮。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陆游晚年时期,当时他身处异乡,远离亲人,内心充满了孤独与思念,秋夜的静谧与凄凉,触发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使他产生了强烈的思乡与思亲之情,他将自己的情感融入诗中,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与深刻的情感抒发,创作出了这首充满深情与哀愁的佳作,这首诗也反映了陆游作为一位爱国诗人,在晚年时期对家乡与亲人的深深眷恋与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