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观芝兰
唐·李中
雨露晚从天上落,芝兰亲见掌中新。
清风拂面香盈袖,月色盈窗影满身。
幽谷静藏君子意,芳华独守岁寒心。
此中真意谁能解,唯有孤灯伴我吟。
(注:此诗为虚构创作,旨在符合题目要求,历史上并无确切记载李中写过此诗。)
作者简介
李中,虚构的唐代诗人,假设为唐代中晚期的一位文人墨客,以写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见长,虽非历史真实人物,但在此设定中,他善于观察自然,对花卉草木有着深厚的情感,其作品常蕴含哲理,引人深思。
译文
傍晚时分,雨露自天而降,我亲手在掌心中观赏到了新生的芝兰,清风轻轻吹过,衣袖间满是花香,月光洒满窗户,芝兰的影子映满了我的全身,芝兰幽居于静谧的山谷,象征着君子的高洁情操,它在严寒中坚守芳华,不改初心,这其中的深意谁能真正理解呢?只有那孤独的灯火陪伴着我低声吟咏。
释义
本诗通过描绘芝兰在雨露滋润下新生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高洁品质的赞美,芝兰作为君子的象征,其生长环境(幽谷)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岁寒心)都反映了诗人对于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向往,诗中也流露出一种孤独而深沉的思考,暗示着诗人对知音难觅的感慨。
赏析
本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芝兰的生长环境和独特魅力,寓情于景,情景交融,首联“雨露晚从天上落,芝兰亲见掌中新”直接点题,既描绘了自然景象,又暗示了新生与希望的到来,颔联“清风拂面香盈袖,月色盈窗影满身”进一步渲染了芝兰的芬芳与美丽,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颈联“幽谷静藏君子意,芳华独守岁寒心”则通过象征手法,深化了诗歌的主题,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质的赞美和坚守,尾联“此中真意谁能解,唯有孤灯伴我吟”则流露出诗人的孤独与无奈,同时也增强了诗歌的哲理性。
创作背景
假设此诗创作于唐代中晚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文人墨客多寄情于山水之间,以诗酒自娱,李中作为其中一员,对自然之美有着深厚的情感,同时也在思考着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他亲眼见证了芝兰在雨露滋润下的新生,这一景象触动了他内心深处的情感,于是写下了这首《观芝兰》,以表达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理想人格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