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因岭外无花卉,便对春光废酒杯。的解释

小星8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岭外守岁

唐·李德裕

冬逐更筹尽,春随斗柄回。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

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

莫因岭外无花卉,便对春光废酒杯。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德裕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德裕,字文饶,唐代政治家、文学家,出身名门望族,自幼聪颖好学,文辞出众,他在政治上颇有建树,曾任宰相,主张加强中央集权,削弱藩镇势力,对晚唐政治有着重要影响,他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诗文俱佳,尤其擅长政论和骈文,其作品在唐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译文

冬天随着更筹的更换而结束,春天随着斗柄的回转而来临,一夜之间,寒暖更替,客居他乡的我,鬓发也在两年间悄然变白,遥望京城,云雾遮蔽了双眼,思念故乡,雨滴打湿了心田,不要因为岭外没有花卉盛开,就放弃了对春光的欣赏,进而荒废了手中的酒杯。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岭外(即岭南地区)守岁时的情景和心境,首联写冬去春来,时间更迭;颔联写诗人客居他乡,岁月无情,鬓发渐白;颈联写诗人对京城的遥望和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尾联则以乐观旷达的态度,劝慰自己不要因为环境的艰苦而放弃了生活的乐趣。

赏析

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又有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同时也展现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乐观态度,尾联“莫因岭外无花卉,便对春光废酒杯”一句,尤为精彩,它不仅是诗人自我劝慰的写照,也启示人们要珍惜眼前的美好,不要因为环境的限制而放弃了生活的乐趣和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德裕在岭外任职期间所作,当时,他因政治斗争失利而被贬至岭南地区,远离京城和亲人,生活环境艰苦,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生活的乐观态度,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文人面对政治挫折时的坚韧和豁达精神。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