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护北门期月尔,却专堂印凤凰池。全诗是什么?

梦梦8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朝中感怀》

唐·刘禹锡

卧护北门期月尔,却专堂印凤凰池。

朝朝廊下食君禄,何日山林学遁栖。

作者简介

刘禹锡,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河南洛阳人,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白居易并称“刘白”,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刘禹锡的诗歌创作,善于捕捉事物神理,在诗情画意中闪烁着哲理的光芒,有“诗豪”之称。

译文

我暂时代理北门守卫之职不过一月有余,却又被专门委任掌管凤凰池的堂印,每天清晨在朝堂之下领取君王的俸禄,却不知何日才能归隐山林,学习遁世之道。

释义

“卧护北门期月尔”描述了诗人暂时担任北门守卫的短暂经历;“却专堂印凤凰池”则指他后来被委以重任,掌管凤凰池(象征朝廷中枢)的堂印,显示了其官职的升迁。“朝朝廊下食君禄”表达了诗人每日在朝廷领取俸禄的现状;“何日山林学遁栖”则流露出他对归隐山林、追求自由生活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仕途的感慨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前两句通过对比诗人职务的变迁,展现了其仕途的顺利;后两句则笔锋一转,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现状的不满和对归隐生活的渴望,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既体现了诗人对现实的深刻洞察,又展现了他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创作背景

刘禹锡在唐代中期以其才华横溢而著称,但仕途却颇为坎坷,这首诗可能创作于他仕途较为顺利,但内心却对官场生活感到厌倦的时期,诗人通过描述自己职务的变迁,表达了对仕途的感慨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在唐代,许多文人都有归隐山林、追求自由生活的理想,刘禹锡也不例外,这首诗正是他内心情感的真实写照,反映了唐代文人士大夫对仕途与归隐的复杂情感。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