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梅端合先交割,春色如何未探支。的释义

风云8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未探春

宋·杨万里

江梅端合先交割,春色如何未探支。

只道今朝晴较稳,黄昏微雨又斜飞。

作者简介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南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文学家、理学家,主战派人物,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

译文

江边的梅花本应率先与冬天交割,迎来春天的到来,但为何春天的景色还未被探知和展现呢?本以为今天天气较为稳定晴朗,没想到黄昏时分又下起了细雨,斜斜地飘落。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写江梅与春色的关系,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到来的期待与对天气变化的无奈,首句“江梅端合先交割”意指江边的梅花本应率先迎接春天的到来,象征着春天的先驱者;次句“春色如何未探支”则表达了诗人对春天景色尚未充分展现的疑惑;后两句则通过天气的变化,进一步烘托出诗人对春天到来的复杂心情。

赏析

这首诗以江梅和春色为题材,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期待,首句以江梅为引子,巧妙地引出了春天的主题;次句则以疑问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春天景色尚未充分展现的疑惑和好奇;后两句则通过天气的变化,进一步烘托出诗人对春天到来的复杂心情,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展现了杨万里“诚斋体”的独特魅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杨万里晚年时期,当时他或许正在经历一些人生的波折或变化,对春天的到来充满了期待和憧憬,他也可能通过这首诗来表达自己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感悟,在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来寄托自己的情感,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规律的敬畏。

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杨万里独特的艺术风格,也反映了诗人对春天和人生的深刻感悟,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也可以领略到南宋时期诗歌的独特魅力。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