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觝罢时还宴罢,卷班出殿戴花回。全诗是什么?

小编8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浣溪沙·角觝罢时还宴罢

宋·晏殊

角觝罢时还宴罢,卷班出殿戴花回,上林莺语细于烟。

宝勒倚斜桥,波光柳色碧潋滟,何处未春先暖。

作者及朝代

晏殊(991年-1055年),字同叔,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晏殊自幼聪颖好学,十四岁即以神童入试,赐同进士出身,后官至宰相,兼工诗词,文辞婉丽,有《珠玉词》传世,其词风清新婉约,多抒写人生感慨和闲情逸致,是北宋词坛的领军人物之一。

作者简介

晏殊一生仕途顺畅,文学造诣深厚,他的词作情感细腻,语言优美,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微情感,并以精炼的语言表达出来,对后世词坛产生了深远影响,他不仅是北宋词坛的杰出代表,也是宋代文坛的重要人物之一,与欧阳修等人共同推动了北宋文学的发展。

译文

角觝(古代的一种摔跤或角斗表演)结束后,宴会也随之结束,官员们戴着鲜花,列队走出宫殿,回到各自的住处,上林苑中,黄莺的啼叫声细密得如同轻烟一般,我骑着装饰华丽的马匹,斜倚在桥上,眼前波光粼粼,柳色青翠欲滴,一片潋滟之景,在这早春时节,哪里先感受到了春天的温暖呢?

释义

这首词描绘了宫廷宴会结束后,官员们归途中的所见所感,上片通过“角觝罢时还宴罢,卷班出殿戴花回”两句,生动地展现了宴会结束后的热闹场景;下片则通过“上林莺语细于烟”等句,细腻地描绘了早春时节的自然景色,以及词人内心的闲适与愉悦。

赏析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宫廷生活的闲适与美好,展现了词人对于自然景色的热爱与向往,词中“角觝罢时还宴罢”一句,既点明了时间背景,又营造了一种热闹而又不失庄重的氛围;“卷班出殿戴花回”一句,则通过“戴花”这一细节,展现了官员们归途中的喜悦与自豪,下片“上林莺语细于烟”等句,则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早春时节的自然景色,使整首词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整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宫廷生活的庄重与热闹,又有自然景色的清新与美好,展现了词人高超的艺术造诣。

创作背景

这首词可能创作于晏殊在朝廷任职期间,当时他身居高位,经常参与宫廷宴会等活动,在这首词中,他通过描绘宫廷宴会结束后官员们归途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自己对于宫廷生活的热爱与向往,同时也展现了自己高超的艺术才华和敏锐的观察力,词中对于自然景色的描绘也反映了词人对于自然美的热爱与追求,体现了其文学创作的独特风格和审美追求。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