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行
宋·释绍嵩
山入春来肥更秀,向人依旧耸寒肩。
白云深处无拘束,行到溪头忽见天。
作者简介
释绍嵩,宋代僧人、诗人,生卒年不详,他活跃于南宋时期,以诗文名世,尤其擅长描绘山水田园风光,其作品多反映僧侣生活的宁静淡泊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释绍嵩的诗风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深受后世文人墨客的喜爱。
译文
春天的气息让山峦变得更加肥美秀丽,但山峰依旧挺拔,仿佛对人展示着它那不畏严寒的傲骨,在白云缭绕的深处,没有尘世的束缚与羁绊,我漫步至溪流的尽头,突然间眼前豁然开朗,一片广阔的天空映入眼帘。
释义
首句“山入春来肥更秀”描绘了春天到来时,山峦因雨水滋润而显得更加丰腴秀美;次句“向人依旧耸寒肩”则通过拟人手法,赋予山峰以坚韧不拔的性格,即便在温暖的春日里,也保持着它那冷峻挺拔的姿态,后两句则进一步展开,描述了诗人深入山林、远离尘嚣的自在心境,以及在自然美景中获得的豁然开朗之感。
赏析
这首诗以山为题材,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山峦的壮美,诗人以“肥更秀”形容春天的山景,既富有视觉上的美感,又蕴含了生命力的蓬勃,而“耸寒肩”的描绘,则巧妙地赋予了山峰以人的情感与性格,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后两句则通过“白云深处”与“溪头见天”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在大自然中寻求精神寄托的情怀。
创作背景
释绍嵩作为一位僧人诗人,其创作往往与佛教思想及僧侣生活紧密相关,这首诗可能是在一次春日山行中,诗人被眼前的自然美景所触动,心生感慨而作,通过描绘春天的山峦与白云深处的宁静,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的热爱,以及对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生活的向往,这首诗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墨客普遍追求的“山水情怀”,即通过亲近自然来寻求心灵的慰藉与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