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得当家饶景物,不如旧日借园亭。全诗是什么?

小星8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借园杂兴

朝代:清代

作者:赵翼

一樽相属对花扃,

到得当家饶景物。

却笑吾庐何所似,

不如旧日借园亭。

作者简介

赵翼(1727年—1814年),字云崧,一字耘松,号瓯北,又号灵皋、耆香,晚号三半老人,江苏阳湖人(今江苏常州人),清代文学家、史学家、诗人,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曾任镇安、广州知府,后主讲安定书院,晚年辞官归里,主讲于常州书院,他学识渊博,长于史学,考据精赅,诗与袁枚、蒋士铨齐名,并称“乾隆三大家”,其文学成就以史学研究最为突出,所著《廿二史札记》与王鸣盛《十七史商榷》、钱大昕《二十二史考异》合称清代三大史学名著。

译文

我们在花前设宴对饮,这借来的园子真是风景如画,美不胜收,比起自己当家作主的地方还要多了几分景致,当我回到自己那简陋的居所时,不禁哑然失笑,那里哪里比得上从前借住的园亭呢?

释义

这首诗通过对比借来的园亭与自己居所的景致,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自己现状的淡淡自嘲,首句“一樽相属对花扃”描绘了诗人在花前月下与友人饮酒的场景,次句“到得当家饶景物”则直接点出借园的美景,胜过自己的家,后两句“却笑吾庐何所似,不如旧日借园亭”则通过自嘲的方式,进一步强调了借园的美好,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某种无奈和淡泊。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对比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对借园美景的赞美和对自家简陋居所的自嘲,诗中“到得当家饶景物”一句,既是对借园美景的赞美,也是对自家居所的间接批评,这种对比手法使得诗歌的情感表达更加鲜明,诗人通过自嘲的方式,也展现了自己豁达、淡泊的人生态度,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赵翼晚年辞官归里之后,在官场沉浮多年后,赵翼对仕途的厌倦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愈发强烈,当他回到家乡,面对自己简陋的居所和借来的园亭时,心中不禁产生了强烈的对比和感慨,他写下了这首诗,以表达自己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淡泊态度,这首诗也反映了赵翼晚年生活的闲适和自在,以及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