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日耽书病得臞,何曾灯火稍相疏。的释义

小星77个月前

诗词原文

病中思

宋·陆游

少日耽书病得臞,何曾灯火稍相疏。

身如病鹤长离水,心似秋云不上天。

病里不知春早晚,归来唯见柳绵绵。

从今病愈即相寻,共听糟床滴春瓮。

作者及朝代

作者: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年轻时沉迷于读书以致身体消瘦,何时曾因为生病而稍微减少了挑灯夜读的时光,身体像病弱的鹤一样长时间离开水面(比喻身体孱弱,久离健康),心情像秋天的云一样无法升上天空(比喻心情压抑,难以释怀),在病中全然不知春天的早晚,归来时只见柳絮纷飞,从今以后病愈了一定要再去寻找(朋友),一起聆听酒瓮中酒糟滴落的声音(共饮美酒)。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陆游年轻时因勤奋读书而身体消瘦,即使在生病期间也未曾减少对学问的追求,诗中通过“病鹤”、“秋云”等意象,表达了诗人身体与心情的双重困境,即便在病中,诗人依然对春天、对生活抱有期待,期待病愈后与友人共饮的美好时光。

赏析

这首诗是陆游病中的自我写照,展现了其坚韧不拔的求学精神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首联“少日耽书病得臞,何曾灯火稍相疏”直接点题,表达了诗人年轻时因勤奋读书而身体消瘦,但从未因生病而减少学习的热情,颔联和颈联通过“病鹤”、“秋云”等比喻,生动地描绘了诗人病中的身体与心情状态,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坚韧与不屈,尾联则笔锋一转,表达了诗人对病愈后与友人共饮的期待,展现了其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陆游晚年时期,当时他因身体原因多次病倒,但即便如此,他依然保持着对学问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在病中,他回顾自己年轻时的求学经历,感慨万分,于是写下了这首诗,诗中既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也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展现了陆游坚韧不拔、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