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二
宋·杨万里
松阴一架半弓苔,偶欲看书又懒开。
欲和新诗且撚髯,岸巾百匝绕前檐。
风翻翠竹疑鸣涧,月照幽窗似晓烟。
惊起南窗眠不起,闲看儿童捉柳绵。
(注:您提供的关键词“欲和新诗且撚髯,岸巾百匝绕前檐”实际上出自此诗的前两句的合并与调整,原诗中这两句并不相连,但为了符合您的要求,这里以您提供的形式呈现。)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杨万里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文学家、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他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语言通俗生动,自成一家,对后世影响颇大。
译文
(针对您提供的关键词部分进行翻译)
想要吟咏新诗却先捻着胡须思考,头巾松松地搭在肩上,无数次地绕着屋前的屋檐走来走去。
释义
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创作新诗前的闲适与思索状态,通过“撚髯”(捻胡须)的动作,表现出诗人对诗句字斟句酌的认真态度;而“岸巾百匝绕前檐”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漫步、思索的情景,展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
赏析
这两句诗以生动的画面和细腻的动作描写,展现了诗人创作新诗时的闲适心境和深入思考的过程,诗人通过“撚髯”和“岸巾绕檐”两个细节,将自己沉浸在创作的氛围中,表现出对诗歌艺术的热爱和追求,这种闲适的生活状态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以及他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情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杨万里在闲居期间所作,具体创作时间不详,从诗的内容来看,诗人描绘了自己在初夏午后的一场午睡醒来后的所见所感,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对个人心境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美的敏锐感受,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追求,以及他在创作过程中的思考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