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花袍紫不知名,涧草茸青取次生。出自哪首诗?

风云10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行

唐·罗隐

岭花袍紫不知名,涧草茸青取次生。

已过樵人炊黍处,独闻山鸟唤人名。

作者及朝代

作者:罗隐(833年-909年)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罗隐,字昭谏,晚唐著名诗人、文学家,他生活在晚唐动荡不安的年代,一生怀才不遇,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均未中第,晚年投奔吴越王钱镠,任钱塘令、著作郎等职,罗隐的诗作风格独特,语言犀利,多讽刺时弊,对晚唐社会的黑暗现实有深刻的揭露和批判,他的诗作也不乏对自然美景的描绘,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情怀。

译文

山岭上开着紫色的野花,不知道它们的名字;山涧边长满了青色的茸草,它们次第生长,已经过了樵夫生火做饭的地方,只听到山中的鸟儿在呼唤着我的名字。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山中行走时所见到的自然景色,以及与自然界的亲近感受,首句“岭花袍紫不知名”描绘了山岭上盛开的紫色野花,诗人不知道它们的名字,却为它们的美丽所吸引;次句“涧草茸青取次生”则描绘了山涧边长满的青色茸草,它们生机勃勃,次第生长,展现出大自然的生命力,后两句则通过“已过樵人炊黍处”和“独闻山鸟唤人名”的描写,将诗人与自然界的亲近感受表现得淋漓尽致。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山中的自然景色,表现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首句和次句通过对岭花和涧草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生机,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界的细致观察和深刻感受,后两句则通过樵人和山鸟的描写,将诗人与自然界的亲近感受表现得更加生动和具体,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真挚,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是一首优秀的山水田园诗。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罗隐的仕途不顺和晚年归隐山林有关,罗隐一生怀才不遇,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均未中第,晚年投奔吴越王钱镠,虽然得到了一定的官职和待遇,但内心仍然充满了对仕途的失望和对自然的向往,这首诗可能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通过描绘山中的自然景色和与自然界的亲近感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仕途的厌倦,这首诗也反映了罗隐晚年归隐山林、追求心灵自由的生活态度。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