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夜泊水村
宋·陆游
腰间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铭。
老子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记取江湖泊船处,欲问天公觅微雪,装成急响打船篷。
作者及朝代
作者: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宰臣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译文
腰间佩戴的羽箭早已空荡无存,徒然叹息当年未能立下战功刻石燕然,想我虽已年迈,但雄心仍在,仍希望能驰骋大漠,为国杀敌,你们又何必在新亭中对着大好河山悲泣呢?我一生立志要报效祖国,即使牺牲万次也毫不后悔,只是双鬓斑白,再也无法年轻了,记得在江湖上漂泊时停泊小船的地方,那时我多么想向天公祈求一场微雪,让那急促的雪声敲打着我的船篷,仿佛是在为我壮行。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陆游对未能实现报国理想的遗憾和壮志未酬的悲愤,诗中通过对比自己年轻时的豪情壮志与现在的年迈体衰,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展现了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怀。
赏析
“欲问天公觅微雪,装成急响打船篷”这两句是全诗的结尾,也是点睛之笔,诗人以雪声为喻,形象地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激荡和不平,雪声虽急,却也是自然之音,诗人借此抒发自己虽已年迈,但仍愿为国效力的决心和豪情,这两句也增添了诗歌的意境美,使全诗在悲壮中不失浪漫色彩。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但始终未能如愿,这首诗创作于他晚年时期,当时他漂泊江湖,心中充满了对国家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诗中通过回忆自己年轻时的豪情壮志和现在的境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未能实现报国理想的遗憾和悲愤,也展现了诗人不屈不挠、矢志不渝的爱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