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题李射壁
唐·章孝标
竹扉日隙针来大,射壁千千弹子痕。
应是主人无别事,左牵黄犬右擎苍。
作者简介
章孝标,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字道正,睦州桐庐(今属浙江)人,元和十四年(819年)进士及第,曾任山南东道从事,试大理寺评事,终秘书省正字,章孝标有诗集一卷,存诗八十余首,题材广泛,风格多样,有《章孝标集》传世,他的诗作在唐代有一定影响,尤其以咏物诗见长,善于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构思,表达深刻的情感和哲理。
译文
竹门上的缝隙像针眼一样大,阳光透进来,照在墙壁上,上面布满了无数弹子射击的痕迹,想来主人应该没有别的事情可做,左手牵着黄犬,右手举着苍鹰,沉浸在射猎的乐趣中。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竹门缝隙透进的阳光和墙壁上密集的弹痕,展现了主人公射猎生活的场景,首句“竹扉日隙针来大”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竹门上的小缝隙和透进来的阳光,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次句“射壁千千弹子痕”则通过夸张的手法,突出了墙壁上密集的弹痕,暗示了主人公射猎技艺的高超和频繁,后两句“应是主人无别事,左牵黄犬右擎苍”则通过描绘主人公的形象和动作,进一步展现了其射猎生活的悠闲和自在。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主人公射猎生活的场景,展现了其高超的射猎技艺和悠闲自在的生活态度,首句通过细腻的描绘,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基调,次句则以夸张的手法,突出了墙壁上密集的弹痕,增强了诗歌的视觉效果和感染力,后两句则通过描绘主人公的形象和动作,进一步展现了其射猎生活的悠闲和自在,使全诗充满了生活气息和情趣,整首诗构思巧妙,语言生动,情感真挚,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已难以考证,但从诗歌内容来看,很可能是章孝标在游历或隐居期间,目睹了主人公射猎生活的场景,深受其感染而创作,在唐代,射猎作为一种娱乐活动,深受士人阶层的喜爱,章孝标通过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主人公射猎技艺的高超和悠闲自在的生活态度,也表达了自己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和向往,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士人阶层追求自由、崇尚自然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