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送能禅师归蜀
唐·贾岛
云木巴东峡,林泉兴未阑。
秋风吹汉水,夜雨打湘山。
寂寂离亭掩,寥寥远树寒。
不到南华与修水,於何传法更传衣。
作者及朝代
作者:贾岛(779年-843年)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贾岛,字浪仙,唐代著名诗人,以苦吟诗风著称,与孟郊齐名,人称“郊寒岛瘦”,他一生仕途坎坷,曾做过和尚,后还俗应举,但多次不第,他的诗作多写荒凉枯寂之境,擅长五律,以铸字炼句取胜,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译文
在巴东峡谷的云雾缭绕的树木间,你(能禅师)对林泉之趣仍意犹未尽,秋风吹拂着汉水,夜晚的雨水打湿了湘山,离别的亭子静静地关闭,远处的树木在寒风中显得更加稀疏,如果不前往南华寺和修水之地,你又如何传授佛法与袈裟呢?
释义
这首诗是贾岛送别能禅师归蜀时所作,诗中描绘了送别之地的自然景色,以及能禅师即将踏上归途的情景,通过“秋风吹汉水,夜雨打湘山”等句,展现了旅途的艰辛与环境的凄清,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能禅师传法重任的期待与祝愿。
赏析
这首诗在情感表达上含蓄深沉,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烘托出离别的氛围,贾岛以其独特的苦吟诗风,将送别之情与景物描写融为一体,使得全诗既有画面感,又富有哲理意味,特别是最后两句,既是对能禅师的勉励,也体现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尊重与敬仰。
创作背景
贾岛在唐代中期以苦吟诗风闻名,他一生仕途不顺,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均未中举,在此期间,他与许多僧侣有交往,对佛教文化有着深厚的感情,这首诗可能是他在送别能禅师归蜀时所作,通过描绘送别场景,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与对佛教文化的敬仰,也反映了贾岛自己对于人生、仕途的感慨与无奈。
这首诗不仅是一首送别之作,更是一首蕴含深厚哲理与文化底蕴的佳作,通过贾岛的笔触,我们得以窥见唐代诗人的情感世界与文学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