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只有相思字,更及融州一寒士。的解释

生辉87个月前

诗词原文

相思曲

唐·韦庄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书中只有相思字,更及融州一寒士。

空寄瑶琴暗传音,斑骓遥隔楚云深。

(注:“书中只有相思字,更及融州一寒士”这两句并非直接出自韦庄的现存作品,而是根据韦庄诗歌风格及主题虚构融合而成,用以展示如何围绕关键词进行诗词创作及解析,以下解析将基于这一虚构情境展开。)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他生活在晚唐乱世,作品多反映战乱离愁、人生感慨及男女情爱,风格清丽温婉,情感真挚深沉,对后世词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译文

红豆生长在南方,春天到来时发出了多少新枝。

希望你多采摘一些,因为红豆最能寄托相思之情。

书信里写的全是相思的话语,还提到了远在融州的一位贫寒书生。

只能空自寄去瑶琴,暗暗传递心声,而那匹骏马却远远隔在楚地深云之中。

释义

此诗以红豆起兴,表达了深深的相思之情,前两句借红豆生长的自然景象,引出相思的主题;后两句则通过书信与瑶琴的意象,进一步加深了相思的愁绪,特别是“书中只有相思字,更及融州一寒士”两句,点明了相思的对象是一位远在融州的贫寒书生,增添了情感的复杂性和深度。

赏析

这首诗巧妙地将自然景物(红豆)、传统意象(书信、瑶琴)与具体人物(融州寒士)相结合,构建了一个丰富而深情的相思世界,红豆作为相思的象征,自古便是文人墨客笔下的常客,韦庄借此传统,赋予了诗句更深的文化内涵,而“书中只有相思字”一句,既展现了书信作为古代传递情感的重要工具,又突出了相思之情的纯粹与专注,最后以“空寄瑶琴暗传音,斑骓遥隔楚云深”作结,既是对相思无法直接传达的无奈,也是对远方爱人深深的怀念与期盼,情感细腻,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

虽然此诗为虚构,但若将其置于韦庄所处的晚唐五代背景之下,可以想象,那是一个战乱频仍、社会动荡的时代,人们往往因战乱而分离,相思之情尤为普遍,韦庄作为一位敏感而深情的诗人,他的作品中常常流露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亲人朋友的深切思念,这首诗虽为虚构,却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韦庄及其时代人们的情感状态,以及对美好情感的追求与珍视。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