罨画溪头老诗伯,夜榜仙槎郁林石。出自哪首诗?

梦梦77个月前

诗词原文

罨画溪行

朝代:清代

作者:查慎行

罨画溪头老诗伯,夜榜仙槎郁林石。

月华如水浸楼台,风露满天星斗湿。

作者简介

查慎行(1650年-1727年),原名嗣琏,字夏重,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晚年居于初白庵,故又称查初白,浙江海宁人,清代著名诗人、文学家,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等职,查慎行学识渊博,诗才横溢,是清初“浙西诗派”的重要诗人,与朱彝尊、厉鹗并称“浙西三大家”,他的诗作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深受后人推崇。

译文

在罨画溪畔住着一位年迈的诗坛前辈,夜晚他乘着仙槎(传说中的仙舟)游览,观赏着郁林(地名,此处或指奇石如林的美景)的奇石,月光如水般倾泻,浸润着溪边的楼台,夜空中风露交加,使得满天星斗都仿佛被湿润了。

释义

罨画溪头老诗伯:罨画溪,地名,景色如画;老诗伯,指年长的诗人或诗坛前辈。

夜榜仙槎郁林石:夜榜,夜晚乘船;仙槎,传说中的仙舟;郁林石,形容奇石林立,如同郁林(地名)的景致。

月华如水浸楼台:月华,月光;如水,形容月光清澈明亮;浸楼台,月光照耀着楼台,如同水波浸润。

风露满天星斗湿:风露,夜风中的露水;满天星斗湿,形容夜空中星斗因风露而显得湿润。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罨画溪畔夜晚的美景,以及一位老诗人在这样的美景中游览的情景,首句“罨画溪头老诗伯”点明了地点和人物,为全诗奠定了基调,次句“夜榜仙槎郁林石”通过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展现了老诗人夜晚游览的奇妙景象,后两句“月华如水浸楼台,风露满天星斗湿”则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美景,月光如水,楼台浸润,风露交加,星斗湿润,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富有诗意和想象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查慎行在游览罨画溪时,遇到一位年迈的诗人,并受其启发而创作的,罨画溪的美景和老诗人的形象激发了查慎行的创作灵感,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老诗人高洁品格的敬仰,这首诗也反映了查慎行对诗歌艺术的热爱和追求,以及他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创作风格。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