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是今年春水小,涨痕也到岸花梢。的意思及出处

春秋8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湘水吟

唐·李群玉

身在三湘四水间,

行吟年复又一年。

更将雅意凌云笔,

醉折奇花五色笺。

岸阔樯稀波渺渺,

日斜风定水悠悠。

道是今年春水小,

涨痕也到岸花梢。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群玉,唐代晚期著名诗人。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群玉,字文山,澧州(今湖南澧县)人,唐代晚期杰出诗人,工于五言诗,尤善乐府,早年曾游历四方,后隐居沅湘之间,以诗酒自娱,他的诗作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深受后世赞誉,李群玉虽未能在仕途上有所建树,但在文学上却留下了不朽的篇章。

译文

我身处三湘四水之间,年复一年地在这里行吟。

拿起凌云之笔抒发高雅的情怀,醉后折下五色笺纸写下诗篇。

河岸宽阔,船只稀少,水面波光粼粼,渺无边际;

日已西斜,风平浪静,水流悠悠,缓缓流淌。

都说今年的春水较小,但涨水的痕迹也已漫到了岸边的花梢。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三湘四水间行吟的生活场景,以及他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诗中通过描绘宽阔的河岸、渺渺的波光、悠悠的水流,以及春水涨痕漫到岸花梢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赞美,也透露出诗人淡泊名利、寄情山水的闲适心境。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在三湘四水间行吟的悠闲生活,首联点明身份和地点,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颔联通过“凌云笔”和“五色笺”的意象,展现了诗人高雅的情怀和横溢的才华,颈联则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河岸和水面的景色,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氛围,尾联以春水涨痕漫到岸花梢的景象作结,既呼应了题目中的“春水”,又增添了诗意的韵味。

全诗在结构上紧凑有序,语言上清新自然,意境上深远悠长,充分展现了李群玉作为唐代晚期杰出诗人的艺术才华。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群玉在三湘四水间行吟时所作,他早年曾游历四方,饱览了祖国的大好河山,也经历了人生的种种坎坷,晚年时,他选择隐居在沅湘之间,以诗酒自娱,过着一种淡泊名利、寄情山水的闲适生活,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而成的,它既是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赞美的表达,也是他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和反思。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