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寻仙不见
唐·李商隐
小参古殿黄面老,不见旧日安期生。
云间海上无消息,空余白鹤伴孤灯。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他是晚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与杜牧齐名,合称“小李杜”,李商隐的诗作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歌往往有较深的象征意义,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启迪。
译文
在古老的小殿里,有一位黄面的老者(可能是道士或守殿人),却再也见不到昔日那传说中的安期生了,云间海上都没有了他的消息,只剩下白鹤陪伴着孤灯,显得格外冷清。
释义
“小参古殿黄面老”描述了古殿中的一位老者形象,可能是象征性的,代表岁月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不见旧日安期生”则直接点出了主题,即寻找传说中的仙人安期生而未得见,安期生是秦汉时期的方士,传说他得道成仙,能长生不老,接下来的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寻仙不得的寂寥和失落感。
赏析
这首诗以寻仙为主题,通过描绘古殿中的老者、云间海上的消息以及白鹤和孤灯的意象,营造了一种神秘而寂寥的氛围,诗人通过对比昔日仙人的存在和今日的冷清,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长生不老的向往,也隐含了对人生无常、世事沧桑的感慨。
李商隐的诗歌往往具有深邃的象征意义和丰富的情感内涵,在这首诗中,他巧妙地运用了传说和意象,将寻仙的主题与人生的感悟相结合,使得诗歌既有神秘色彩,又富有哲理意味。
创作背景
李商隐生活在晚唐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代,他一生仕途坎坷,郁郁不得志,对现实社会充满了不满和无奈,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可能会寻求精神上的寄托和安慰,而寻仙问道则成为了一种可能的选择,这首诗可能就是他在某个时刻,对寻仙不得的感慨和反思的产物,通过描绘寻仙的历程和结果,诗人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深深的无奈和失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