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僧云卧晏未兴,先遣长松来道迎。下一句是什么?

小星6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居

唐·皎然

老僧云卧晏未兴,先遣长松来道迎。

林鸟似嫌啼未稳,山花犹恨照不明。

晨光乍照露华重,暮色微收烟霭轻。

此地人间真胜境,何须远访求仙灵。

作者简介

皎然,唐代著名诗僧,俗姓谢,字清昼,湖州(今浙江吴兴)人,他是南朝文学家谢灵运的十世孙,早年曾从事儒学,后出家为僧,与颜真卿、韦应物、灵澈、陆羽等名士多有交往,皎然的诗歌创作颇丰,题材广泛,风格清丽闲淡,在唐代诗坛上占有一定地位,对后世也有一定影响,他的诗作多描写山水田园风光和僧侣生活,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宁静的境界。

译文

老和尚在云间卧眠尚未起床,却先派来长松在路边迎接,林中的鸟儿似乎嫌自己啼叫得不够动听,山间的花朵也怨恨阳光照耀得不够明亮,清晨的阳光刚刚照耀,露珠还显得沉重,傍晚的暮色微微收敛,烟霭也变得轻盈,这个地方真是人间的仙境,哪里还需要远行去寻找仙灵呢?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老僧、长松、林鸟、山花、晨光、暮色等自然景物,展现了一幅宁静、清幽、美丽的山居画卷,诗人以老僧云卧未兴为引子,通过长松的迎接,表现出山居生活的闲适与自在,通过林鸟和山花的“嫌”与“恨”,进一步烘托出山居环境的清幽与美好,诗人以晨光、暮色和烟霭的描写,点出此地为人间胜境,无需远求仙灵。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山居图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老僧、长松、林鸟、山花等自然景物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诗人还巧妙地运用拟人手法,赋予林鸟和山花以人的情感,使诗歌更加生动有趣,诗人还通过晨光、暮色和烟霭的描写,进一步烘托出山居环境的清幽与宁静,表现出对山居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创作背景

皎然作为一位诗僧,长期生活在山林之中,对山居生活有着深刻的体验和感悟,这首诗可能是他在某个清晨或傍晚,面对眼前的自然美景,心中涌起一股对山居生活的热爱与赞美之情,于是挥笔写下这首佳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山居生活的向往,同时也领略到了他高超的诗歌创作技艺。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