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半天泉在井,不敢下瞰惟闻声。的意思及出处

梦梦87个月前

诗词原文

题玉泉

唐·钱起

碧泉涵宝月,寒井带香风。

人在半天泉在井,不敢下瞰惟闻声。

仙源遥隔红尘路,春色静涵碧树丛。

欲问还丹求妙诀,愿随羽客此相从。

作者及朝代

作者:钱起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钱起,字仲文,唐代诗人,吴兴(今浙江湖州)人,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十年(751年)进士,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知制诰,晚年官至尚书司勋员外郎,世称“钱考功”,钱起诗风清丽雅秀,尤工五言律诗,与刘长卿齐名,并称“钱刘”,又与郎士元齐名,称“钱郎”,有《钱考功集》。

译文

碧绿的泉水映照着天上的明月,寒冷的井边吹拂着带有香气的微风,人站在半空中俯瞰着井中的泉水,却不敢向下看,只能听到泉水的声音,仙境的源头远远地隔绝了红尘的道路,春天的景色静静地映照在碧绿的树丛中,想要询问还丹的妙诀,希望能跟随仙人在此隐居。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玉泉的美丽景色和神秘氛围,首联写泉水清澈,映照着明月,井边有香风拂面,营造出一种清幽雅致的氛围,颔联“人在半天泉在井,不敢下瞰惟闻声”是诗中的名句,通过夸张的手法,表现了玉泉的高深莫测和神秘诱人,颈联进一步描绘仙境的静谧和美丽,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和对隐逸生活的追求。

赏析

这首诗以玉泉为题,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玉泉的美丽景色和神秘氛围,诗人运用夸张和想象的手法,将玉泉描绘得高深莫测、神秘诱人,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仙境的静谧和美丽,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仙境的向往和对隐逸生活的追求,体现了唐代诗人追求自由、向往自然的情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钱起游览玉泉时所作,玉泉以其清澈见底的泉水和幽静的环境而闻名,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前来游览和题咏,钱起在游览玉泉时,被其美丽的景色和神秘氛围所吸引,于是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唐代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以及他们追求自由、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