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辞托命长鑱柄,黄独那能支一年。下一句是什么?

小星7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居杂咏

朝代:宋代

作者:陆游

未辞托命长鑱柄,黄独那能支一年。

樵斧晓穿云外去,钓舟夜向月中眠。

生涯澹泊常如此,心事萧疏欲问天。

幸有故人供禄米,不然吾亦去躬田。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我还没有辞别这赖以谋生的锄头柄,黄独(一种野生植物,根茎可食)又怎能支撑我度过一年呢?清晨,我拿着斧头穿过云雾去砍柴,夜晚,我乘着钓舟在月光下安然入眠,我的生活一直如此淡泊,心中的事情却难以向天诉说,幸好有老朋友资助我粮食,不然我也得亲自去种田了。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陆游山居生活的艰辛与淡泊,表达了他对生计的忧虑和对友人的感激之情。“未辞托命长鑱柄”意味着他仍然依靠锄头柄为生,生活艰辛;“黄独那能支一年”则进一步强调了生计的困难,后两句通过描绘他砍柴、钓鱼的生活场景,展现了他生活的淡泊与宁静,最后两句则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感激和对未来的无奈。

赏析

这首诗以平实的语言描绘了陆游山居生活的艰辛与淡泊,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首联直接点出生活的艰辛,为全诗奠定了基调,颔联通过描绘砍柴、钓鱼的生活场景,展现了诗人生活的淡泊与宁静,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无奈与艰辛,颈联则表达了诗人对生计的忧虑和对未来的迷茫,情感深沉,尾联则通过感激友人的资助,为全诗增添了一丝温暖与希望,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展现了陆游作为爱国诗人的另一面——一个淡泊名利、安于贫困的文人形象。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陆游晚年时期,当时他因主张抗金而屡遭排挤,晚年退居山阴,过着淡泊宁静的生活,这首诗正是他山居生活的真实写照,反映了他在困境中的坚韧与乐观,以及对友人的感激之情,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陆游在逆境中的坚韧不拔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领略到他作为文学大家的深厚功底和独特魅力。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