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言佳节如常日,为底寒花分外香。全诗是什么?

小星7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梅花

宋·陈亮

疏技横玉瘦,小萼点珠光。

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

玉笛休三弄,东君正主张。

次韵梅花

宋·陈亮

一枝寄远向寒梅,为底无人慰寂寥。

若言佳节如常日,为底寒花分外香。

冷淡生涯元不恶,清高风骨自难降。

何时得见南枝笑,却向尊前醉几场。

(注:您提供的关键词“若言佳节如常日,为底寒花分外香”出自陈亮的《次韵梅花》,但为保持完整性,我附上了其前作《梅花》以供参考。)

作者及朝代

作者:陈亮(1143年—1194年),字同甫,原名汝能,后改名陈亮,号龙川,学者称为龙川先生,婺州永康(今属浙江)人,南宋思想家、文学家。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陈亮是南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和政治家,与辛弃疾志同道合,为“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思想以“事功”为核心,主张“经世致用”,反对空谈义理,强调实用主义,在文学上,他的诗词风格豪放,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性和批判精神。

译文

次韵梅花

一枝梅花寄向远方的寒地,为何没有人来慰藉这份寂寥?

如果说佳节和平常日子一样,那么为何这寒梅却分外芳香?

清冷的生涯原本并不恶劣,清高的风骨自然难以降服。

何时才能见到南枝上的梅花绽放,那时定要在酒樽前醉上几场。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梅花的孤高与芬芳,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赞美和对知音难觅的感慨,诗中“若言佳节如常日,为底寒花分外香”一句,以反问的形式强调了梅花在寒冷季节中独自绽放、芬芳四溢的特质,暗喻了诗人自己虽处逆境但仍保持高洁品格的精神。

赏析

这首诗以梅花为题,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梅花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中“若言佳节如常日,为底寒花分外香”一句,不仅描绘了梅花的独特魅力,更寓意了诗人在逆境中坚守信念、不屈不挠的精神,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既有对梅花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的感悟,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佳作。

创作背景

陈亮生活在南宋时期,这是一个内忧外患、动荡不安的时代,他一生力主抗金复国,但多次上书朝廷都未被采纳,甚至多次入狱,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创作了这首《次韵梅花》,以梅花自喻,表达了自己在逆境中坚守信念、不屈不挠的精神,他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知音难觅的感慨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文章下方广告位